独孤明冷笑一声,“完全是危言耸听,地方门阀很难控制县官,那他们只能控制胥吏,这些胥吏看起来地位不高,但都掌控实权,他们是地方门阀的利益维护者,朝廷一旦触及胥吏,其实就是对门阀动刀,这些门阀岂能善罢甘休,当然用一切手段和朝廷对抗,州官不敢说全部,但大部分也是得了好处,自然要替地方门阀说话。”
刘晏微微笑道:“这些州官也是蠢,他们不知道他们此时的发声,会成为他们与地方门阀勾结的证据吗?”
独孤明叹口气道:”可惜我看不到这一幕了,贤弟替我转告天子,地方吏治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有耐心,更要有策略!”
刘晏点点头,“我一定转告!”
李邺御书房的桌案上堆满了各地递来的折子,这几天他一直在读取各地官府的折子,看看他们为什么反对地方吏治改革。
李邺想进行的地方吏治改革还是魏晋门阀遗毒,从隋唐以来,历届统治者都在和门阀做斗争,大的门阀已经渐渐消除。
朝廷利用推恩令逼迫各大世家分家,每个大世家都分成了很多房,每房各自独立,都渐渐地没有关系了。
比如韦皋和韦见素都姓,原本是一个家族,但不是一个房出来的,两人彼此就没有关系了。
但到了李邺这里,李邺便开始进行进一步对各县的地方小门阀动手,破除他们对地方实权的垄断。
为什么一定要改革,因为废奴令在地方推行出现了巨大问题,朝廷层面、地方官府层面,推行废奴令很好办,没有哪个官员敢不从,阴奉阳违也立刻被揭发,跑不掉。
但到了各县的豪门地主这一级,废奴令噶然而止,搞了一个多月,整个天下各县豪门废除的奴隶仅五千余人。
根子就出现在登记上,负责登记的胥吏随意作假,县官也无法查证,所以官府的登基簿上,每个豪门世家基本上都没有奴隶。
这就让李邺极为恼火,他正打算利用内卫一家家的收拾。
但李邺忽然发现,这其实未必是坏事,通过强制废奴令打击地方豪强,同时把县的控制权拉回朝廷。
废奴令是表,收回地方吏治是里,表里结合,这才是打击地方豪强的王道。
由朝廷任命胥吏是最后的结果。
一堆折子让李邺看烦了,都是千篇一律,会引发地方骚乱,对地方稳定不利,李邺重重哼了一声,把手中奏折扔到一边。
这时,韦皋在门口道:“陛下,韦相国、张相国和刘尚书来了!”
“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韦见素、张立和刘晏走了进来,三人一起行礼,“参见陛下!”
“三位爱卿请坐!”
三人坐下,李邺指指桌上的一百多道奏折对三人道:“朕拜读了二十几份折子,几乎都是一个论调,要稳定,要休养生息,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细想一下,难道是朕在破坏稳定?朕再破坏休养生息?根本就是表面上的表面堂皇,肚子里的男盗女娼,不知拿了多少好处,才替地方豪门说话。”
韦见素微微笑道:“陛下说得有道理,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表态没有问题,但一百多人同样的表态,那就有问题了,相信他们现在很后悔写这道折子。”
李邺点点头,对刘晏道:“这些折子吏部拿回去,进行分类整理,做出一张表格给朕,上面横排是各种观点,下面竖行是官员的名字,朕要看看有多少官员是为朝廷着想,又有多少人是居心叵测?”
刘晏点点头,“微臣回去就整理!”
李邺又缓缓对韦见素和张立道:“朕这两天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朝廷统治着天下,但实际上呢?实际上是地方豪门和朝廷共治天下,大家说说,怎么打破这个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