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暂时没有更换阁臣,或许钱琛能恢复也说不定。
…… 次日,杜居实没有陪同阿克苏赫逛街,而是给这个使者讲解《资治通鉴》。
这本书,已被各国学者翻译为多种文字,有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天城体梵文。
阿克苏赫不仅仅是指挥官,勉强也算得上是一位政治家。
他全程目睹了去年大明与西辽的战争,刚开始震惊于火器和战术,但很快就把目光转向军事制度,继而又关注于大明的政治制度。
在自学《资治通鉴》之余,也向杜居实请教大明制度,渐渐的把话题聚焦到宋朝。
对于宋朝如何收回兵权,如何用文官压制武将,阿克苏赫的兴趣极大。
东罗马这几百年的制度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情况:
最初,军区制。类似明朝的边镇军户制,最后因土地兼并加剧而崩溃。
接着,战团制。募兵、佣兵、私兵演变形成一个个战团,并且雇佣兵的占比很重,极为类似唐末的藩镇局面。甚至一度出现类似明代家丁的玩意儿,那是随着军区制崩溃自然而然产生的。
现在,采邑制。战团被塞尔柱打崩,小亚细亚沦陷,兵头子们成了封建领主,并以他们为核心抵抗外族、收复失地。
靠着封建领主浴血奋战,东罗马硬生生挺过来了。
此时的东罗马,才改朝换代几十年而已。
王朝开创者,便是一个兵头子。
他通过联姻一步步壮大,做了皇帝又开始集权。此后的几任皇帝,一直致力于集权,全都迎娶外国公主,大力提拔外籍官员。
甚至就连皇帝打仗,也随时把皇后带在身边,害怕外籍皇后遭到暗算。
而且东罗马的采邑制,还跟西欧那边不同。
虽然大部分领主都在搞父传子那套,但至少在名义上,只能由贵族本人终身治理,领地不得私自转让和世袭。
一旦领主死亡,皇帝有权收回封地——就看收不收得动。
阿克苏赫提笔写道:
“在桃花石之地,大明王朝之前是宋王朝,宋王朝之前又是唐王朝。”
“唐王朝早期和中期的军事制度,类似罗马的军区制。唐王朝的后期,类似罗马的战团制时期。唐与宋之间,又有一个五代时期,类似罗马的军团制向普洛尼亚制的过度时期。”
“而建立初期的宋王朝,跟现在的罗马极为类似。存在大量军功贵族,影响着宋朝皇帝的统治。”
“宋皇帝通过提拔文官,以及设立实权新官职,将旧官职渐渐虚化,成功瓦解那些老旧的军功贵族。”
“本朝一直在迎娶外籍皇后,一直在提拔异国、异族官员,但这些注定都是外人。包括我本人在内,我出身于突厥奴隶,在罗马没有自己的根基,无法改变军功贵族世袭封地的现状。所以,罗马应该学习宋王朝。”
“第一,改革教育,整合哲学、文法和修辞等各类学校。在学校加入更多的忠君思想,不断强调皇帝是神的捍卫者,是人民真正的统治者和保护者。中国有一种‘尊王攘夷’思想,就是所有人民,包括贵族和神职人员,都必须无条件效忠皇帝,而皇帝则保护国家和人民不受异族侵害。”
“第二,重建罗马皇家近卫军团,加强中央军队的实力,寻找合适机会收回封地……”
“第三,收回封地之后,用中央培养的文官来治理。又或者,在一次对外大捷之后,携战争胜利之威,往贵族封地派遣少量文官,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中央军足够强大……”
朱铭要是知道阿克苏赫的政治见解,绝对会被搞得哭笑不得。
他想让东罗马支棱起来,挡住四面八方的进攻,遏制天主和沙漠两大宗教扩张。
却哪里能够想到,阿克苏赫竟然建议东罗马皇帝学习铁血大宋!
朱铭认为十字军和沙漠教,才是东罗马的头号敌人。
但实际上呢?
对于东罗马皇帝而言,拥有宗室和外戚身份的贵族领主,才是真正能威胁到统治的头号大敌。
事实也是如此,眼下这个东罗马王朝,再过几十年就会被宗室篡位。
一个靠联姻和军队而夺权创建的王朝,最先要防备的便是自己的同类人。
连续几代皇帝,死活不娶本国女子为皇后,且特别喜欢任用外国官员,这些举动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阿克苏赫对《资治通鉴》如获至宝,打算弄回去翻译为拉丁文字。
他自己是突厥奴隶出身,却又推崇“尊王攘夷”思想。
东罗马皇帝的继承极不稳定,甚至纯从法理上来讲,皇帝没有资格传位给后代,这跟现状产生了极大的割裂。
阿克苏赫认为,必须通过思想改革,加深东罗马皇帝的权威,并且赋予皇帝世袭的理念。
阿克苏赫继续写道:“如果中央无法收回封地,皇帝可以跟贵族们妥协。即,皇帝承认贵族领主的世袭合法性,贵族领主承认皇帝的世袭合法性。皇帝不可再被贵族联合罢免,任何觊觎皇位的行为都视同叛乱。这种理念很难被学者和人民接受,因此在传播的时候必须用异族和异教威胁他们。稳定的皇帝和贵族,可以帮人民抵御异族和异教徒。多多宣扬异族、异教的残暴,收买一些学者帮忙鼓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