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伦发接受大明册封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再是大明平等的对手,而是大明无数臣属中的一员。
以大明对其册封的宣慰使之职而言,他甚至连个藩王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大明册封的一个大土司。
那么大明当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册封,麓川平缅宣慰司地界之外的土司了。而这些地方,其实早就被麓川政权吞并,或者至少是实际控制了。
今年三月,原本属于麓川的威远、远干等地被朝廷划到楚雄府境内。
五月,朱桢又改镇康府为州,湾甸为县,并设置土官管辖。而这些地方此前都是麓川进行统治的。
最让思伦发不满的是,八月份,朱桢再次于三江之外,设立了金齿卫,并自楚雄至景东,每百里设一营,驻兵垦屯!
要知道,麓川政权原本只是前元金齿宣抚司下辖的六路总管府之一。思伦发他爹思汗法发迹后,又反过来吞并了金齿宣抚司。
现在大明在麓川国的势力范围内重设金齿卫,其意昭然若揭,属于是贴脸输出了。
思伦发对朝廷这种公然挖他的墙角,还在他家门口跑马圈地,耀武扬威的举动,感到十分的愤怒。
愤怒之下,还有深深的恐惧。因为所谓的‘麓川国’太年轻了,扩张的太快了。疆域内又民族繁杂,大小土酋多如牛毛。
麓川政权强势时,那些异族土酋自然俯首帖耳,任其宰割。可只要一场败仗,或者一露出颓势,那些家伙就会蠢蠢欲动。
这是从他父王那时起,就存在的严重隐患。只不过思汗法属于天降猛男,一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灭国十余个,拓地八千里,只有大胜,没有败绩。
摊上这么个君主,哪个不开眼的敢蹦跶?
但在思汗法死后,他儿子们开始争位,各部叛乱就开始多起来了。
思伦发最后得到了傣人将领们的支持,最终登上了王位,然后又靠傣人将领,讨平了异族土酋的反叛。
之后,一是为了酬功,当然也是出于稳定政权的实际考虑,他开始推行大傣族政策,一举废掉了所有土司,将其土地作为采邑封给了亲信的傣族将领,让他们进行统治。
这固然增加了统治民族的凝聚力,可那些被剥夺了世袭土司之位的异族首领们就不高兴了。
这时候,麓川政权再向大明称臣,其实是一步臭棋。因为它狠狠削弱了‘麓川国’本就不充分的政权合法性。
你是大明的臣子,我也是大明的臣子,凭什么你能接受大明的册封,我就不能接受?
而大明给那些土酋首领开出的条件也十分优厚——既不用纳税也不用接受云南两司的管理,只需要接受朝廷的册封,就能见月领取一大笔赏赐了。
这也是朱桢能大挖麓川国的墙脚,一下子拉过去那么多人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