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萍见项南主动开口,帮自己借军装,不禁感激的看向了她。
“哟,刘峰,你对小萍还真关心呐。”萧穗子忍不住调侃道。
她跟刘峰都已经是三年的战友了,还从没见过他如此关心一个人呢。
他那种体贴入微的程度,就好像她是糖娃娃一样,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战友嘛,互相关心是应当的。”项南笑道,“将来你有难处,我也会帮你的。”
“好吧,你记住啊,欠我个人情。”萧穗子点了点头,随后领着小萍去了。
项南先把行李拎回宿舍,随后又去找政委销假。
“怎么样,这次去燕京,参加全国学雷峰标兵大会,一定收获不小吧?”政委见到他,就笑着问道。
作为全军区的学雷峰标兵,刘峰的地位还是蛮高的。首长下来视察,都会找他握手。政委对他,自然也是另眼相待。
“收获非常大。”项南侃侃而谈道。
其实,刘峰本身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因为他出身低微,来自齐鲁的穷县,穷得都光屁股。再加上他只会翻跟斗,其他唱歌、跳舞都不太在行,因此一直是文工团的边缘人物。
这也就导致他缺乏自信,即使他是全军区的学雷峰标兵,但是在面对大家时依旧没有底气,连话也不会说。
原著中,他参加燕京学雷峰标兵大会之后,回到文工团,大家鼓掌欢迎。他第一个反应,居然是“顿时脸红,看样子是要掉头往大门外逃。”
而项南就比他有自信的多了,当下就跟政委详细汇报了参加全国学雷峰标兵大会的事。
大会上有哪些模范人物,有哪些首长出席了大会,首长又做了哪些具体指示…他都一五一十的学了出来,让政委听得津津有味。
七零年代,文工团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只有报纸、广播、电话等。想知道燕京第一手资讯,其实并不容易。
政委也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详细的汇报。尤其是首长的指示,对他更是大有启发。
“号召全军学雷峰,做好事,树榜样!首长就是首长,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政委拍手道。
“是,政委,我们文工团也应该积极响应首长的号召。”项南笑道,“我建议我们不只要学雷峰,做好事,更要积极创作文艺作品,歌颂雷峰,歌颂好人好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刘峰,你说得对啊!”政委一听,高兴地拍了拍刘峰的肩膀,“没想到,你去参加一次大会,居然长本事了。”
搁之前,刘峰可给不出这样的好主意。他只会干些修修补补、扫院子、冲厕所、洗衣服之类的粗活。
“是,这次参加会议,我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项南点了点头。
“好,很好。”政委勉励道。
刘峰是文工团的标兵,他越优秀,就说明文工团越优秀。
“那你再说说,咱们要创作什么文艺作品呢?”他又笑着问道。
“既然是响应首长的号召,我建议我们要大张旗鼓。”项南建议道,“不如选全国学雷峰标兵大会上,那些模范人物的经典事例,改编一出话剧来演出,您看怎么样?”
“很好,很有魄力。”政委一听,满意的道,“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