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乐章迎来钢琴声部最后一个独奏部分,所有人目光看向钢琴。
李安的双臂已经左右开弓,手指弹跳间根本让人无法看清。
一时间整个大厅犹如被钢琴完全支配。
短短十几秒,没人敢眨眼,生怕错过任何一幕。
李安火力全开了,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他的指尖流出的音符是何种密度。
下一个瞬间,单位时间的内的音符被扩充到极致,左右手两个声部交织熔铸而成的旋风之音让时间被压缩反弹,扩展出一重听觉上想象空间,惊呆了现场的所有人的耳目。
胜负已分?
就在观众们以为胜负已分之时,方永波的严肃表情重新回来,他左手一扬,右手一刺,顷刻间,乐队再起,情绪竟在这一刻与钢琴出现融合之势,但又隐隐还在相互追赶。
就这样,钢琴与乐队共同构建起最后的莫扎特秩序。
在经过又一次短暂的竞争之后,二者情绪终于合而为一。
随后层层递进展开,最终,细密的线条不断叠加汇聚,如火山喷发吼叫前的最后一刻,音乐在轰轰烈烈中向着尾声发起最后的高歌猛进!
“噹——!”
乐队首席林清风沸腾了!
地主中提琴首席沸腾了!
所有乐手都沸腾了!
指挥棒沸腾了!
方永波沸腾了!
施坦威沸腾了!
整个舞台沸腾了!
宋康颅内高潮了!
老汤把帽子摘下来了!
老魏的胡子飞起来了!
王小虎站起来了!
小北的手被小车抓疼了!
陈璇的心被点燃了!
艺考生们的呼吸沸腾了!
所有观众都沸腾了!
李安依旧保持着最后的冷静。
音乐结束之前,他的使命始终没有完成。
如果第一乐章是他送给乐队的,那么第二乐章就是他送给自己的。
而此刻的第三乐章,就是他送给今天每一位现场听众的。
从落座时的微微不安到此时全心全意地享受舞台,没有人知道他心态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贝多芬穷尽一生努力奔跑,抵达那一刻,才发现莫扎特原来就出生在那里。
所以他还有什么可顾忌,未来也是,有舞台他就上,尽力准备尽力演好,尽所有可能把他的音乐传到每个听众的耳朵里。
没舞台他就继续安心上课,挣钱开班买房,教好每一个孩子,让生活有序地向前走,开开心心做一名钢琴老师,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人生之快。
音乐从生活中来,也该从生活中去。
有钢琴弹,有温馨平静的生活,这对他就已经足够了。
此时此刻李老师虽内心平静,甚至还有一丝田园牧歌的悠悠向往,但他指下可一点都不客气。
乐队气势忽得一弱,在观众火热的凝视下,他再次奏响第一主题。
钢琴的嘹亮歌声透着欢愉,透着生机,透着明媚,透过他的十指,最后一次送到每个人的耳边。
亦如开始的第一遍。
或许莫扎特就是个顽童,喜欢把玩闹藏在音符之中。
经过李安反复研究,他发现这首回旋曲就像是一个恶作剧。
不停地反复那段主题,为了防止听众提前听腻了,他和方永波交流的时候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方指,不如我们搞个竞速如何?”
“好啊。”
他没有想到方永波一口答应得利索,而事实上他更没有想到,方永波在第三乐章的呈现上和他有着一模一样的想法。
只不过是他先提出来罢了。
或许这也是方永波越看越对胃口的另一个原因,两个人有着共同的音乐审美,这对于一个指挥而言,就像是找到一个音乐上的知己。
一个完全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
于是也就有了今晚第三乐章这一幕。
钢琴独奏和乐队不仅仅是在轮流说话,还是翻来覆去地以最滑稽、最愉快的方式在嬉闹。
像是一人在说:你所能做的任何事情,我都能做的更好。
而另一人说:不,我能 一人又说:不,你不能!
另一人说:不,我能!!
所以这也注定了,在这场钢琴独奏与乐队的互动较量竞赛中,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赢家——
“噹!”
随着奏下最后一组和弦,李安的任务彻底完成,接着双手一扬,在方永波的收场动作执行之前,先一步将乐队收住。
方永波假装一愣,k414全曲到此正式结束。
整个音乐厅陷入一秒宁静。
下一秒。
除了观众。
这可是他人生中第一个音乐节啊。
李安是真的在苦笑,可观众们看到他的表情之后,便开始有点上道了。
不知是谁带头,接着台下笑声来连成一片。
大概是多数蓉城观众只是第一次经历音乐节,也还有点水土不服。
明明刚才舞台上那一幕可以将台上台下连通,可大家很克制地控制住了自己。
甚至还把“恶意”的目光投投向了吹口哨的人。
地主中提琴首席见老方要搞事情,直接放下琴,那就搞呗!
他直接起身学着方永波的动作,用同样的姿势朝向钢琴方向。
方永波见状直接从指挥台上走了下来,抬手在耳边做扩音器模样,身体倾向钢琴方向露出不解表情,像是再问: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李安苦笑,非要玩尬的吗?
但那天被恶搞的指挥却大大方方将自己的领结摘下,系在了指挥棒上,然后把指挥棒插在指挥台,接着走到第二小提琴手里抢过对方乐器,摇身一坐变成为了一名乐手,随后在观众的笑声中将现场气氛直接推向高潮。
如果你在一场音乐节的演出上看到指挥忽然摔倒了,不要担心,这一定是场十足的意外。
指挥搞活,或者演奏者搞活,此类都是音乐节上的常规节目。
就古典音乐领域而言,每年各种主题的音乐节让人目不暇接。
阅读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