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从老年变成青年,那孩子的“老年”,好像没那么好拍吧?”这个时候,林云斌突然开口问道。
众人怔了一下,随即都有些恍然。
的确是这样的!
其他的电影,如果拍摄婴儿时期的孩子,那么找个婴儿来拍就好了。
可是《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里的本杰明,一出生就是老头的样子,关键就在于此,李易不能真的找个婴儿来演,因为那根本不是“婴儿”,而是处于耄耋之年的婴儿。
关键是,这种婴儿,面相必然是男主演,婴儿成长起来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肉眼不可判断,但是从老年到年轻,那必然不可能用这种方式。
“这个倒是没什么,现在的特效完全可以做到,用电子成像捕捉男主演的面容,然后安在其他人的身体上就ok了。”李易对此倒是没有太在意。
因为听起来好像挺难的,但是实际上,这年月的特效技术而言,这真的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技术。
当然了,对于这种特效,李易必然也是会精益求精。
“依照我们的想法,这个合成体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在观众眼前出现的就是一个整体,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合成体。难点在于男主演的面部表演,由于是电子成像,必须对其表演时的脸部面容进行动态捕捉,以保证其真实性。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无论做什么样的特技效果,必须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认出那就是男主演。”李易又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这和什么抠图啊,ai换脸啊,其实完全是两码事。
抠图或者ai换脸,不可能真的完全达到那样的效果,因为抠图也好,ai换脸也罢,都无法真正的展现出精确的,自然的“表演”!
所以,到时候肯定有的磨了。
当然更具体的,还需要到时候李易和特效团队具体去谈,或许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了也说不定。
其实从这方面来看,这部电影需要的特效或许还真的不少。
当然,都是比较细微的特效,不是那种,完全追求视觉效果的特效。
不过,这部电影想要像李易之前的其他电影那样快速开拍,是不太可能了。
毕竟这样的电影,需要做的前期筹备工作太多太多了。
电影开拍之前,需要完成的筹备工作非常多和繁琐。
首先是需要寻找“养老院”等场景,然后进行搭建,还原出不同年代的街景,内景,等等。
这些不止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需要在细节方面进行考究。
其实放在好莱坞拍会跟便利一点,因为《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故事,其实主题虽然不是怀旧,但是,你电影的背景是什么年代,那么必然需要具备那个年代的特征。
如果只是单纯的一个时代,那么倒是还好说一点,可是关键问题在于,这部电影,横跨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时间跨度,自然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都会发生改变。
其实李易看来,原版里面,已经大量的弱化了这种时代变迁而产生的环境变化。
总体上来说,《本杰明·巴顿奇事》在这方面并不侧重。
可是却依然做到了相对的符合了。
只不过,并没有给予某个时代独特的代表性的象征。
当然,这也是因为,阿美利加在那一个世纪,整体上来说,内部环境是比较稳定的,并没有战火燃烧,而又只是局限于养老院这个小地方,所以,变化不至于太大。
但是如果放在国内的话,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那时代变迁的节点就太多太多了。
而电影的拍摄却必须展现出时代感和时间的节点,在原版里面,这方面在李易看来做的并不好,因为总体上来说,更多的只是展现本杰明·巴顿本身的身体,面部变化等等。
其他方面却给人的感觉似乎变化并没有那么大。
可大几十年的时间,怎么可能没有变化?
建筑会渐渐开始产生历史感,人们的着装也必然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等等,等等。
好在李易并不急,他接下来的时间,每天也就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剧本,写电影策划,在里面标注上自己的具体详细的要求等等。
同时他还需要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节点,不同的时代的着装,环境等等。
虽然比如布景这些不需要李易去做,但是他却不能不懂,所谓的专家,专业人士,或许大体上他们可以做的很好地还原,但是李易却必须对每个细节进行考究,否则的话,一些低级的bug出现在电影里面,会一下子拉低整部电影的质量。
《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筹备已然在李易的远程指挥下展开。
不得不说,这方面好莱坞的确要便利不少,只要你给出具体的要求,他们就会有专业的团队,帮你找到,做到。
当然,或许不完美,或许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李易的要求,但是大体上却不会有问题,李易需要做的只是在细节上进行调整。
这会省掉李易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