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肖总表示没办法,591和钨钼合金造出来的lyp6,给得实在是太多了。同时,不再因为材料性能抠脑袋的东北航发所,甚至还能有余裕的精力,解决了米格19原版发动机因为燃烧不稳定,带来的喘振问题。
加力推力从31.5千牛暴增至40千牛,军推也有对应增长,这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
加上翼身融合、弹改油、边条翼等改进带来的一些好处,直接就将攻5的性能来了个脱胎换骨。
甚至就那个前缘锯齿,都在基本不改变飞机重量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大的机翼容积。
就这,还是个保守估计,还没进入详设呢,还有潜力可挖。
不过高振东和肖总都深知做事要留余地的道理,在前瞻性的事情上报喜的时候,最好打点儿埋伏。
几位首先拿到评估数据的同志,把材料分了出去,让参会的人都看看,否则也不好讨论,这个事情有点大,哪怕是意向性的意见,也要充分汲取大家的经验才行。
和前面几位同志一样,所有人拿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然后是惊喜。
“这不可能吧?一下子提升这么多?”
“算错了?”
“他们应该不会,这种估算来来回回就那么几种方式,有迹可循的。”
“吹过风洞的,细节可能有出入,但是大方向上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那这个可不得了!”
“如果真能基本达到这个性能,那这个飞机替代战6就有可能了。”
有同志反应也很快,这里面有个问题啊。
“高总工,攻5能用的改进,是不是战6也能用?用上了这些,战6是不是能获得更高的飞行性能?”
高振东点点头:“一部分改进,的确能用到战6上面,飞行性能这一块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但是对于多用途最重要的那部分改进——机头的电子设备空间,战6却是无论如何改不好的,这是先天的取舍问题。”
高振东说完,做了个估算:“大家请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速度最重要的推力,大概是提升了27,根据公式,速度和推力的平方根成正相关,也就是说,简单推算,这个推力下,速度大约能提升12,最终大概是1.5马赫的样子。”
嗯,数据是最容易比较的,高振东这个估计虽然很简略,但是条理分明。
见大家都认可他的推算,高振东继续道:“即使按照攻5加上了其他改进的提升幅度来算,也不过能增加到1.6马赫出头的样子,这和攻5估算出来的1.35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别忘了这是有代价的。”
1.6马赫刚刚让空军那边眼睛一亮,但是很快想起了什么,又不激动了。
但是其他同志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只想知道,那么,代价是什么?
“关于雷达方面的问题,就不赘述了。要注意的是,即使用上了这些改进,战6的内油航程和载弹还是不如攻5。”
有的同志对此表示不解:“为什么?两者的结构没有太大区别吧?”
“还是有区别的,原本攻5就是为了做攻击机做了改进,抠出弹舱、更大的翼载荷,它同条件下速度比战6低这么多,除了机头进气带来的阻力之外,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些改进付出的代价。但是这些代价并不是白费的,当攻5作为多用途战斗机使用的时候,这些好处依然存在。”
战6的载弹量,扣掉副油箱之后,是0.5吨,而原版的攻5型,是1.5吨!
说穿了就是,瓷飞厂在战6的基础上,赋予攻5更优秀的机身结构设计,不论是做攻击机还是战斗机,除了速度之外,底子都更好。
但是速度重要么?在这里不太重要。
“而付出这么多代价,换来的速度,在实际空战中的应用,却是没有太多用武之地,只能开加力才能达到的极速,不论是1.35还是1.6,其实区别不大,真正的空战不会发生在这个速度区间。”
但是速度并不是完全没用,别的同志很清楚:“但是截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