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顾问,以这个弹的直径,用导引头是不是性能不大好?”
“这个问题不大,有搞雷达的同志在搞雷达去杂波的技术,而且其他雷达相关技术也在发展,估计还顶得住。”
对于高振东怎么对雷达的事情这么清楚,李总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能搞得出新雷达就好。
“高顾问,那射程还是按照争先1的50来搞?”
高振东摇摇头:“大一点嘛,80吧,争先1打50公里,是因为军舰上雷达只能看那么远,但是空射的飞机可没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尽量把射程做到雷达性能的极限上。”
“80公里?机载雷达能支撑得住?”
高振东笑道:“李总,这个是准备挂到炸5那个规格的飞机上的,那个飞机的机头空间比较大,潜力还是足够的。”
李总这才想起来,在空装局提交给他们的建议书里,是提到过这个事情的,炸5那个机头空间,想装个雷达还是足够的。
“嗯,对对对,你看我这记性。但是折叠弹翼空射的有没有必要?”刚才高振东说过,折叠弹翼的事情。
“空射的可以不用折叠的,但是我建议是你们提早考虑,如果真的空射型搞成了并且性能足够好,那一弹多用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李总这才想起来高振东强调尺寸的原因,除了因为空射之外,他甚至还想往导弹艇、军舰上装。
他看着手上自己根据高振东的描述画出来的草图,越看越喜欢:“高顾问,你还别说,这个导弹我看着,越看越好看。”
高振东笑道:“好的设计,多半是有一些美学在里面的。”
——约翰牛的除外。
李总心里一动:“诶,高顾问这个说法有意思,嗯,有意思。”
嗨,这话,我也是抄的。
李总看了看新弹的布局:“高顾问,这里面别的都好说,弹载计算机、制导系统等等都可以说是有经验,半穿甲战斗部设计起来也不太难,唯一没经验的,应该是固体火箭发动机了。”
高振东笑道:“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事情,伱们可以先和导研院搞空空弹的同志交流交流,他们那个弹虽然比这个小不少,但是固发的经验还是有一些的。”
不过李总明显很清楚导研院的实力:“嗯,我会去找他们先看看,不过搞旧的改进还行,但是要搞新的,我估计他们的理论还是不太完善。”
高振东笑道:“如果有问题,等进入具体设计工作之后,可以来找我,这方面我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点研究。”
以前抽到的那本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书他还没用完呢,还大有潜力可挖。
李总、齐工、苏卫华他们几个人,听见高振东这话,再看看所处的环境,让他们几人甚至产生了一丝虚幻感。
“行,高顾问,我们回去先把方案改一改,报到防工委和空装局去,让他们看看。等到具体开始做相关设计的时候,再来麻烦你。”
不管怎么说,总之是找到一条可能的路子了。
高振东正在工作,三分厂有几位同志来找他。
三分厂严厂长带着易中海等几位老师傅,他们手上拿着的,是一个圆圆金属壳子的零件。
零件上面有几根线连了出来,正面中心还有一根轴伸在外面。
这是光阳厂搞的工业用光电编码器,和坦克用的那种不同,这种是在成本、性能、可靠性上做了平衡的,能大规模的用得起。
严厂长满脸的喜色:“高总工,我们这几位老同志拿到这个新设备之后,琢磨了很久,有些想法想跟您汇报汇报。”
这东西是高振东弄来,为了提高光刻机的自动化程度用的,可以说,搞这个东西,一开始就是为了光刻机这盘饺子才搞的这碟醋。
但是这碟醋在这些老师傅眼里,用处自然不止那么一点点。
怎么搞,高振东厉害,怎么用,他可就比不过这些同志了。
他连忙请老同志们坐下,慢慢说。
“高总工,我们拿到这个东西之后啊,琢磨了很久,觉得这玩意儿真的挺好。我们琢磨了很久,就以现在那个光刻机工件台的技术,加上这个光电编码器,我们再努力努力,没准儿啊,能把我们的机床给搞得更好一些。”
高振东知道,那个工件台的伺服系统的运动精度,已经达到了几个微米的程度,他们既然能做出光刻机的硅片工件台,那就能把别的也做到离这个相去不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