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文豪1978 > 第520章 也许会从这部小说开始

第520章 也许会从这部小说开始(1 / 2)

「喷喷!报业女王」,真是好大的名头!」

「谁能想到啊,我们家竟然出了一位女王!

陶玉墨念着报纸,脸上眉飞色舞,嘴里振振有词,也说不清是在夸人还是损人。

「小姨,小姨,给我看!给我看!」

冬冬急切的拉着她的袖口央求着,她无奈的将报纸递给这个小不点,翻了几眼报纸,冬冬才失望的发现,这报纸上的内容,除了少数数字和字母之外,其馀的他一个也不认识。

不对,他还认识母亲大人的照片。

冬冬狗腿的捧着报纸来到母亲大人身边,炫耀着说道:「妈妈,妈妈,你看!」

「看什麽?」

「你可真漂亮!」

陶玉书展颜笑了起来,林朝阳则笑骂道:「好小子,学习不上心,拍马屁倒是无师自通。」

陶玉墨挖苦道:「姐夫,你儿子这叫家学渊源,我爸的马屁你可没少拍。」

陶玉书听到这话狠狠拍了她一下,林朝阳回敬道:「陶总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这个家里是不是没有你在乎的人了?刚才还嘲讽我们陶董。」

陶玉墨连忙说道:「我没有,我不是,你可别瞎说啊!我刚才那只是在为我们伟大的陶董歌功颂德!」

说完这话,她还不忘向姐姐献出一个谄媚的笑容。

陶玉书给了她一个白眼球,「行了,你们俩就别耍宝了,赶紧吃饭。」

连续两个月时间,陶玉书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收购的事,在家里吃晚饭的次数少得可怜,今天难得家里人口齐,林朝阳特意下厨多做了两个菜。

吃着饭,陶玉书问:「我听你姐夫说,新出的那款游戏卖得不错?」

听着姐姐的话,陶玉墨忍不住脸上五官乱飞,「何止是不错啊,那是相当好————」

砂糖游戏四月创立,跟那种初创的小游戏公司相比,这家公司的先天条件可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资金充足,人才济济,除了老板不靠谱一点,几乎没什麽缺点。

公司创立的第三个月,创业作《大富翁》上市了。

在砂糖游戏版《大富翁》上市前,香江市面上已经有类似的游戏了,但大多都是遵循着桌游的游戏规则和交易策略,游戏画风极为粗糙。

《大富翁》在这些游戏的基础上,对交易策略的打磨更加精细,在何志文这位职业漫画家的主笔下,画风尤其精美,远超同类游戏。

《大富翁》发行上市第一周便取得了2300馀份的销量。

之后连续三周,《大富翁》的销量连续增长,上市当月累计销量达到了1.12万份。

受惠于香江电子产业的发达,电子产品硬体一向很便宜,比较而言反倒是软体贵了一些,动辄就要两三百港元,游戏卡带也是如此。

《大富翁》是一款内容较少的策略游戏,定价150港元。

漫画丶游戏不分家,《大富翁》的发行交给玉郎机构,由玉郎机构委托工厂负责软体制作丶游戏宣传推广和销售,双方五五分成。

1.12万份游戏销量,对应的就是84万港元的营业额。

《大富翁》拿到砂糖游戏时就已经是半成品了,开发周期仅有两个月,开发成本核算也就12万左右,交了税,砂糖游戏的净利润在55万港元左右。

说完了游戏收益后,陶玉墨又不免遗憾。

由于电子业的发达,催生出了香江旺盛的盗版游戏烧录业务。

走进一家香江电玩店内,你总会看到墙上挂着个牌子,写了一堆列表,上面的每一行数字都代表了一行代码。

自己出卡带或软盘的情况下,1520港元就可以让店主为你烧录一份时下最流行的游戏,相比之下动辄两三百元的正版游戏就毫无竞争力可言了。

正版游戏上市首月的销量几乎占了整个游戏生命周期的占比达到了一半,未来一年《大富翁》

给砂糖游戏带来的收益能跟首月持平,陶玉书就已经要偷笑了。

「如果没有盗版影响的话,《大富翁》带给我们的利润再翻一倍也不是问题。」

「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方向,这种事你就不要想了。

「我明白,我就是说说而已。

陶玉墨心里也明白,以香江游戏市场的盗版横行之势,《大富翁》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

「姐,那几个地方什麽时候能上市啊?」

陶玉墨口中的「那几个地方」是指湾岛以及东南亚等几国。

不管是漫画还是游戏,困守于香江一地都不可能有大发展,必须要向外出击。

《大富翁》在湾岛及东南亚几国的销售已经由玉郎机构委托给了当地的代理商,但因为审查的关系,游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时间各有不同。

「马来西亚已经上市了,其他地方应该也快了。」

陶玉墨不由得多了几分期待,香江市场这么小《大富翁》首月都能卖1万多份销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表现应该也不会太差吧?

又过了数日,林朝阳接到了刘以的电话,说想以《香江文学》的名义请他做个访谈,林朝阳欣然应允,两人约在了杂志社见面。

《香江文学》85年才创刊,时间并不长,但因为开放丶包容的风格,这份刊物自创刊以来就发表了许多香江丶湾岛丶内地以及东南亚各国不少华文作家的作品,在香江文坛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的影响力。

杂志社的办公室在湾仔摩理臣山道,面积也不大,就两间屋子,里面堆满了书籍和稿件,跟林朝阳去过的那些杂志社编辑部并无不同。

这是林朝阳第一次出现在《香江文学》杂志社,几个编辑看起来都对他很是好奇。

近十年以来,两岸三地文学交流日渐频繁,林朝阳是少有的那种作品能够在两岸三地流行的作家,并且影响力极大。

访谈由《香江文学》的副主编陶然做采访者,地点放在了杂志社的里间,话题是从林朝阳的新书开始的。

《入师》5月25日在内地的《收获》杂志首次发表,6月25日在内地丶香江同步出版。

在香江出版近两个月时间,销量达到了9.4万册,读者口碑极佳,文学界也是一致好评。

一部《大时代》火遍香江社会,有一个好处就是激活了众多林朝阳的潜在读者。

按照这个销量趋势发展下去,《入师》一年在香江卖个三四十万册不是难事。

「上个月我们杂志发了一篇《入师》的文学评论,叫《以诗意绘就死亡的静谧画卷一一读<

入师>有感》,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看过,我记得作者署名叫陶然。」林朝阳笑容促狭。

陶然露出几分得意,「文章发表之后获得了不少好评。」

然后正色说,「不过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给予《入师》这部的,我那篇文章属于沾光。」

他又问:「怎麽会想到写这样一个主题呢?」

林朝阳简单的讲述了一下原由,陶然笑着说:「这麽说香江的读者应该感谢萧家,要不是他们家想打个gg,我们也看不到这样一部杰出的作品。」

林朝阳摆了摆手,谦虚了两句。

「我看你在自序里说,在殡仪馆体验了一段时间生活。这也算是内地作家创作的一个传统了吧?」

陶然出生于印尼,却是长于新中国,中学丶大学都是在内地读的,跟陶玉书还是校友,二人都毕业于燕京师范大学。

73年才移居香江,因而对于内地的文学传统格外了解。

「内地当代文学的创作基石是现实主义,观察生活丶体验生活是作家的一项基本功课。」

「这一点非常好。以我这个读者的视角来看,里那些有关于殡葬行业的见闻,让人印象尤其深刻,这也是丰富内涵的一个重要手段。」

「不错。」

「《入师》自出版之后,文学界和读者的评价都很高,侣伦在《素问文学》发文评价:它是生死渡口的一曲安魂乐章。

我很好奇,中你那些主人公面对离别丶死亡的感受,都是靠体验生活得来的吗?」

林朝阳笑着说:「作家的创作,大多三分真丶七分假,完全演绎生活就成了纪实文学。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个人感受和想像去创作,这才是作家这个职业与众不同的地方。」

访谈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接近尾声时,陶然开着玩笑说:「我听朋友说,你这部在湾岛很受欢迎。」

「是吗?可没在湾岛出版啊。」

陶然眨眨眼,「没在湾岛出版,不代表大家看不到嘛。「

陶然又好奇的问:「这部会改编成电影吗?」

「这也是访谈问题?」林朝阳调侃。

「算我个人八卦。」

三个月前《寄生虫》斩获坎城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后,在香江上映一举轰下3740万港元的票房,

打破了香江电影行业文艺片的上映记录,广受欢迎。

之后在湾岛地区和马来西亚丶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上映也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林朝阳的现在是电影改编富矿,所有电影公司都对他的作品垂涎,可他自家有电影公司,改编这种事根本轮不到别的电影公司插手。

「以后有机会的话,会改编的。」

林朝阳的话有些模棱两可,陶然道:「希望早日看到这部被搬上银幕!」

「谢谢。」

访谈结束后,林朝阳主动提议请《香江文学》的编辑们吃顿饭。

在香江,坚持搞纯文学是件辛苦差事,赚钱不多丶受众更少,这些人能坚持下来本身就是值得佩服的事。

吃饭地点选在了太古城的一家餐厅,席间编辑部的两个年轻人对林朝阳很热络,问了不少关于中的细节,一看便是忠实读者。

刘以喝了些红酒,面色红润,感慨着说:「朝阳,你这部是有功德的!

他的意思大家都很理解,在东亚社会,对死亡这件事向来是极其避讳的,与死亡有关的一切事,也自然变成了禁忌。

《入验师》中对生死的探讨打破了东亚社会一直以来的禁忌话题,引起了很多读者的生死共感,让死亡这件事在读者心中变得不再那麽可怕。

包括中对于职业选择的困惑丶对职业尊严的维护和亲情关系的处理,都让许多读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在香江社会大家都很忌讳从事殡葬行业的件夫,很多人家有喜事时甚至不愿意让从事这一行的亲属出席。

但在看完了《入师》后,至少在刘以所知的范围内,大家对于从业者们的印象都有了极大的改观,开始抱有尊重。

大家听着刘以的话,不由得点头认可。

陶然说:「香江人对于死亡和殡葬看法的改变,也许会从这部开始。」

林朝阳谦辞道:「哪有那麽大的影响。」

「潜移默化,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有这麽大的影响。」陶然笃定道。

林朝阳笑着摇摇头,没有与他争辩。

如果是那样的话,当然更好。

最新小说: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人在东京,绝世猛龙也怕柴刀 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 2015:娱乐圈的玩咖巨星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老婆入我怀 巅峰学霸 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地平线上的庄园主 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