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战役乏善可陈。
达米埃塔的伊本总督似乎并没有将主力布置在沿河防线,汉斯所率领的先锋队伍,在渡河之后,甚至就没遇到过几次成规模的抵抗,就成功修建起了一座前哨营地。
重步兵连队的士兵们,有一大半都脱下铠甲,开始热火朝天干起了土木作业。
汉斯挥舞着大锤,将一根木桩钉在进泥地里,为搭建浮桥进行前期工作。
后面,他们会将搜集来的船只,用绳索相连,再在上面铺上木板,用来供大军通过。
“看样子,就算到天黑,最多也就只有一半人能成功渡河。”
听着耳畔传来的湍急水声,汉斯的神情有些沉重。
现在的尼罗河正处于汛期,即便是支流,水流量也大得惊人。
而对岸大军搜集的船只数目又太少,就算全运用起来,也最多只能搭建三条浮桥。
“听一些投诚的科普特士兵说,如果再早两个月,也就是刚入秋的时候,河流会更湍急,甚至会漫过河道,那时这条河才是真的天险。”
他又捻起一撮黑土:“大人说,只要取下‘下埃及’,这里的土地就能养活日耳曼尼亚所有人。”
切利尼娜只是默默听着,没有开口回话。
上埃及(尼罗河河谷),下埃及(尼罗河三角洲)是埃及最精华的地带,人口也最为稠密。
她在对岸的费赖迈堡时,就能看到对面鳞次栉比的村庄,人口密集程度,远超希伯伦,还有外约旦的领地。
她在考虑,若是这些人,都站在了大人的对立面,他又该怎么处置?
(ps:这个时期一般认为埃及人口有近一千万,至于为何奥斯曼统治下的埃及,人口不增反降,原因除兵祸连绵以外,也有土地荒漠化的缘故)
等到正午时分,浮桥修建完毕。
洛萨也渡河过来了。
日蚀就算是踩在摇摇晃晃的浮桥上,依旧如履平地。
他驾驭日蚀,从简陋的营地周围,如同一阵风般来回巡视着:“提高戒备,萨拉森的伊本总督不会这么轻易就放我们过河的,今天,我们必有一场大战。”
洛萨抬起头,云层中,一只猎鹰的身影迅速隐藏了起来。
光这达米埃塔总督伊本的领地里,估计就有几十万人口。
都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不信伊本总督除了派去对岸的一万多援军,就拿不出什么机动力量了,就算伊本再废物,再懦弱,也不可能眼睁睁等着他们全军渡河过来,好整以暇地准备攻城器械。
这也正合洛萨心意。
攻城不是简单事。
没人会觉得洛萨一两个月就能攻下埃及。
半年,甚至更久才攻克一座,或是两座大城市才是这个时代的常理。
第一次东征时,五万精锐十字军围攻安条克,打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在守军叛徒里应外合之下,勉强取得了胜利。
这固然跟安条克那坚固的城防有关,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攻城战的艰难。
也正是因为这样,欧洲的君主们才会觉得自己有机可趁。
洛萨不希望打残酷的攻城战,他更希望敌人能主动把主力送到自己面前,然后使自己在野战当中,将其一句吞灭。
汉斯骑马过来,指着营地中关押的俘虏们问道:“这些俘虏怎么处理?他们之中,有科普特人,也有萨拉森人,有些信科普特教,有些甚至还信伊西斯,荷鲁斯这些旧神。”
“那些萨拉森人也没有禁绝这种行为,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旧神都是拜火教的圣人,一些萨拉森贵族,也或多或少信一些埃及的旧神,甚至私藏有旧神的神像。”
洛萨皱起眉。
阿拉伯人对埃及的融合,看来也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绝大多数长期混居的民族,都会有逐渐融合的趋势。
这样的话,如果要按照他领地里对异教一刀切的做法,似乎有可能激起不小的反抗。
但他的计划里,可没打算对拜火教的神庙,祭坛秋毫无犯,神职者,历来就是敛财大户。
他思索了一阵,道:“还按照原样吧,愿意离开的就剥去衣甲,放他们离开,作恶多端,名声狼藉的,就公审之后处决,那些愿意加入十字军的科普特人就让他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