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师从梁王。」毛邦纠正道。
王衍大笑,道:「太白之文业,确有几分可观之处。”
「大王天授武略,生知王佐,文才武功,冠绝当世,我只习得万一,让丞相见笑了。」毛邦拱手道。
王衍收起笑容,不再挪,伸出右手,道:「拿来。」
毛邦取出条陈,递了过去。
王衍坐回胡床上,轻嗅着花香,聆听着鸟语,悠然自得地看着条陈。
一边看,一边拿手指点划,摇头晃脑。
毛邦耐心等着,目不斜视。
良久之后,王衍放下条陈,问道:「寒素士人,普遍乡品低下,初始任官之时,往往只得小官。你这位卑权重之法,倒也不失为一条门路。”
思及此处,王衍又道:「下月,老夫于芳洲亭宴请诸郡有名望之人,你也来吧。举荐寒人,理当被作为嘉言懿行,为时人称许。」
这是要带动风潮了。
位卑权重之法,是从制度上给寒素以下之人机会,让他们执掌大权,然后凭功劳升迁。
带动风潮之意,则在于让诸州郡、朝堂高官更多任用寒人,给他们入仕的机会,不然的话,察举孝廉、高官征辟轮得到你?
「丞相此举,有张司空之风。」毛邦赞道,
「张司空」就是张华,范阳人。
毛邦在幽州多年,听这个名字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实在太有名。
张华名望极大,位高权重,更愿意提携非高门士人或寒素之人,「穷贱候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便「为之延誉」。
被张华赞誉的普通士人、寒素士人有哪些呢?陶侃、束皙、陈寿、霍原、刘卞、范乔等。
这种赞誉可不是说几句好话而已,事实上「药效」很强劲。
有的人直接被张华收作幕僚,踏入仕途,有的则甫一回乡,马上就「孝」了(孝廉),马上就「秀」了(秀才),还有被大士族招为女婿的。
这就是毛邦所说带动风潮的意思。
当年还有一个山涛,也非常喜欢点评小士族,大加提携。
大晋朝的寒素官员比例,大部分是那会提上去的。
但太康过后,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永泰你幸好没说老夫有王冲(王戎)之风。」王衍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按老夫的性情,多半也会和冲一般无二,都是太白压着。冲死后,还莫名其妙欠了一大笔债,都是太白的手笔。」
毛邦也想起了当年之事,心中暗笑。
王戎这人就与张华不一样,当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的时候,「未尝进寒素」,「户调门选而已」。
对了,他是王衍的从兄。
「文人之外,武人若何?」王衍又问道:「大王以武起家,不能不照拂武人。」
「纳武学为官学,辅以诏、策。」毛邦答道。
「国朝太学是摆设,以此途入官者少之又少,大王是要来真的了。」王衍抚须凝眉,道:「具体方略为何?」
「今诸武生入学五年后,即可听用为武职。」毛邦说道:「若任诸曹及州郡之官,可仿汉魏太学旧制。」
「试经?」王衍问道。
「正是。」
王衍沉吟不语。
魏文帝黄初五年(224),立太学于洛阳,入学新生称为「门人」。
「门人」入学满两年,试通一经者称为「弟子」,不通者罢遣(退学)。
「弟子」在读两年,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一一仅仅只是「补」,是要等缺的,官缺出现后,还要和其他途径入仕的人竞争这个实缺,不一定真能当官。
不通者等下一年(留级),与后辈同考。
真当上「文学掌故」后,在职满两年,还可以试通三经,通过者可为「太子舍人」,不通者随后辈复试。
「太子舍人」在职满两年后,可试通四经,通过者可为「郎中」,不通者随后辈复试。
「郎中」在职满两年后,可试通五经,通过者「随才叙用」,不通者随后辈复试。
这是曹魏年间的政策,其实途径也很窄,到了国朝后,更窄,很难当官。
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可能是入学的官宦子弟感觉自己被骗了,让父辈起来闹。于是有司上奏,说太学生有七千多人了,怎么搞?
司马炎下诏:「已试经者留之,其余遣还郡国。」
「留」也不一定能当官,事实上这条门路就是非常窄。
理论上来说,从门人一路升级,经十年时间、五次考试,可「随才叙用」,实际上最多到弟子,文学掌故这一关就淘汰绝大部分人了。
因为考试不是唯一入仕的途径,你得不到这个官缺。
而当上太子舍人后,也不需要考试升官了,做点什么不好?成济就是太子舍人,他做的事多大?
「太白是要大兴官学啊。」王衍说道:「武官能通一经都不容易,通二经者少之又少,能通三经堪为凤毛麟角。」
其实,也不是没有变通办法,可以降低难度嘛。
不通过考试肯定是不行的,那样怎么证明你能当政务官?但与太学生用同一份试卷,那太欺负人了,可适当变通,毕竟这是在职考试。
至于什么级别的武人可以试经,也得有一个标准。
但不管怎样,门路给出来了。毕竟武职太单一了,有点追求的高级武官都想转文职,所谓「出将入相」。
「武学、太学、国子学———.」王衍的神色间有些烦躁。
武学都这样了,太学、国子学说不定也要重振,
把这些明面上是入仕途径,实则摆设的事物用起来,有点改变天下选官格局的意味了,震动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