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美丽人生》是一部意大利电影。
说在意大利的一座小城里,男主是个餐厅的服务生,喜欢上了一位富家女子,他天性幽默,行为风趣,博得了对方欢心,女子也不顾家里反对,与其结婚生子,婚后幸福。
结果好景不长,男主是个犹太人嘛,纳粹把他和孩子抓进了集中营,女主也主动进了集中营。
男主为了避免孩子的天真灵魂受到伤害,撒谎说这是一场游戏,编造了一套游戏规则,比如不许哭、不许找妈妈、不许吵着吃点心…
每天都可以获取分数,拿到1000分,就能得到一辆坦克做奖品。
他一直在竭尽所能的保护孩子。
然后在解放前夕,他被纳粹杀死了,孩子和妻子活了下来。
这个片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最佳外语片,戛纳评审团大奖等诸多奖项。除了本身水准出色,里面犹太人的元素,懂得都懂,也是它被欧美喜欢的原因。
《美丽人生》诞生于1997年,《辛德勒的名单》诞生于1993年。
在90年代,犹太人基本完成了对美国传媒的掌控,以及“我就是受害者,全世界都欠我们的”形象传播,想想中国是什么时候看到这些的?
大部分都从90年代开始,读者啊、意林啊,经常出现一些美妙的小故事。
比如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母亲会滴蜂蜜在书本上,让孩子舔,就是告诉孩子书甜如蜜,以表示犹太人聪明有智慧,爱读书云云…
但现在是80年代初!
苏联去年刚举行大军演,美国黑豹党今年才解散,犹太人的触手还没伸到那么长。
其实真要考究起来,《美丽人生》胜在设定和塑造,细节简直漏洞百出:集中营是干干净净的,牢房也是干净的,人们都是四肢健全,没有被拷打虐待,也没有疾病传染病…
而且男主竟然能在集中营里放交响乐,用喇叭广播,事后一点惩罚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呢?
但如果追究这些,这部电影就不成立了,因为与设定冲突。《美丽人生》的设定,就是用喜剧来表达,对纳粹的残暴都是侧面描写。
唯一一个正面镜头,就是男主看到了一座尸体堆成的山。
陈奇写的这版《美丽人生》,把背景放在了上海,把犹太人变成了中国人,把纳粹变成了日本鬼子,同时增加了妻子的戏份,是夫妻俩一块保护孩子。
他可以想象,这个剧本对一些老同志的思想冲击。
“好了,人到齐了,我们开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