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里,太子殿下看着手里的几份文书,满脸不可置信。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了手里的文书,抬头看向面前的几个宰相,咬牙道:“平了一个裘典,又来了一个王均平,裘典之乱,还仅在一两个州郡,怎么这个王均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打下这么多州?中原。怎么会失陷的的这么快!”
几个宰相互相对望了一眼,王度闭上眼睛一言不发。
崔垣看了看他,见他没有说话的意向,只能无奈说道:“殿下,中原大旱持续两年了,单单流民就有几十万之众,王贼甚至都不需要蛊惑人心,只要一路把抢来的粮食赈了,便能聚拢一大批流民。”
“因此,各州才会陷落的这么快。”
这个时候,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度,冷声道:“就目前这个形式来看。至多一个月时间,叛贼就要打到洛阳,要是洛阳失陷,真是我大周的奇耻大辱了。”
太子殿下黑着脸。
他这会儿,心里十分的不好受。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难受了。
因为这个事,跟他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他虽然是太子,但是太子其实就是皇帝的政敌,而且在很多时候,是最大的政敌。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当今的皇帝陛下并不准他参政议政,哪怕是他成年之后,也很少能接触到政事堂。
直到这一两年!
可能是皇帝陛下年纪大了,也可能是这几年时间,天下实在是不太平,皇帝陛下已经没有精力过问。
更可能是,皇帝陛下身体不怎么好…
反正,从越州之乱开始,皇帝就开始频繁的让太子参政议政,甚至在一些问题上,授意政事堂,去找太子拿主意。
不过,也就仅仅是拿主意罢了。
权力核心的吏部,户部,兵部,皇帝陛下依旧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不曾丢掉这些核心权力。
而其他一些棘手的问题,则被一股脑的丢给了太子。
比如说先前的越州之乱,又比如说这一回的中原之乱。
这种问题,或者说这种项目,皇帝陛下自己爱惜羽毛,不愿意掺和进来,却让太子出来,替他替朝廷拿主意。
这样,要是战场上出了问题,也不是皇帝陛下的责任。
这也正是太子殿下,情绪不怎么稳定的原因。
他已经从自己的父亲身上,感受到了浓烈的危机感。
深呼吸了好几口气之后,他终于冷静了下来,开口道:“苏靖现在到哪了,有没有到正面战场?”
崔垣崔相公低头道:“回殿下,苏大将军的军队已经开拔,正在赶往中原战场。”
“除此之外,政事堂还收到了一份苏大将军的举荐书。”
太子不假思索的问道:“举荐谁?”
“这一次越州平叛中,立下了不少功劳的校尉李昭。”
崔垣与其他宰相们对视了一眼,这才继续说道:“苏大将军的意思是,越州的叛军虽然被打散,裘贼也在押送回京的路上,但是越州仍有残留的叛军势力,需要留一支军队镇守在那里。”
“恰好,越州已经没了州兵,苏大将军留了一个都尉营在越州,由校尉李昭暂领,苏大将军举荐这个李昭,为越州司马。”
“替他完成后续的剿匪清理工作。”
太子皱眉,随后舒展道:“这事,陛下知道了吗?”
崔垣摇头道:“陛下近来不怎么露面,如果苏大将军没有给陛下上密奏,陛下估计是不知道的。”
太子伸手,要来了苏靖的举荐文书,看了一遍之后,缓缓合上:“孤的意见是,照准。”
“再以朝廷的名义给这个李昭,赏一些钱财。”
说到这里,太子深呼吸了一口气,看向几位宰相。
“同时,诸位相公以政事堂的名义,给苏大将军去信,让他务必打好…”
太子爷喃喃道。
“打好中原这场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