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军改制,萧瑾等主帅的位置不会变动,只不过是需要一个详细的裁军名单,以及下面的将领要进行一些调整,总体上不会太麻烦。
灵州增添厢军,意味着新任刺史必须通军事,
而且还要能够震住下面的官员,可谓是进一步提高要求。既然李柄中被皇帝否决,赵显宏差得更远,那么剩下可以选择的人便不多了。
虽然知道眼下还不是复盘的时候,裴越还是忍不住从头梳理整个过程,试图找到王平章百般迂回的真实目的。
西军裁军这件事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毕竟这本来就是王平章身为西府左军机的职责,而且就算是从裴越的角度来看,
对方的那些安排也都很合理。但是灵州刺史一定要和军方挂钩,
这一点在裴越看来很值得琢磨。
从开始到现在,裴越心里都有一种感觉,王平章不是在为李柄中铺路,他肯定有更深的谋算。
便在这时,他听到王平章诚恳地说道:“陛下,臣思来想去,倒是有一個人非常适合。”
开平帝问道:“何人?”
王平章坦然道:“集宁侯,唐攸之。”
众人皆惊,随即恍然大悟,好几人都频频点头,就连开平帝在微微惊愕之后也露出赞同的表情。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唐攸之根基并不雄壮,唐家在京都武勋豪门之中毫不起眼。朝堂上中下层官员都以为这次唐攸之立下大功,将来说不定能够和谷梁并肩,成为军中一大山头。但是此刻殿中的重臣们都清楚,
绝无这种可能,
因为西境战事真正的头功在裴越身上,
唐攸之虽然也很亮眼,
但他很难再发展起属于自己的势力。
其次,唐攸之通军事而且知人善任,从他将人憎狗厌的杨应箕提为长弓大营经历官就可见一斑。一州刺史并不需要事必躬亲,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如何使用手下的官员,唐攸之这方面的能力不用怀疑。与此同时,他这次被提拔为西军临时主帅,打赢与西吴之间的国战,在灵州本地的威望一时无两,旁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最后,这样一个人选完全彰显出王平章的公允,不仅仅是开平帝和莫蒿礼很满意,就连裴越都说不出反对的话。
灵州是藏锋卫的根基,唐攸之是他的忘年交,这样的举荐他有什么理由反对?
如果连这都要反对,那么不光其他大臣会质疑他的本心,就连开平帝也不会放任,毕竟这位皇帝要的是有人敢于和王平章打擂台,
而不是时时刻刻像条疯狗一样作对。
此刻殿中唯一想反对的人恐怕便只有李柄中,
然而他已经看清楚皇帝的态度,对方根本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除了满心苦涩失望之外,他忍不住愈发憎恨裴越,显然是这个裴家子再三地破坏自己的前程。
新仇旧恨相加,他暗暗咬着牙。
开平帝沉吟道:“唐攸之?他的确很合适。但是朕已经明发圣旨,将他调回京都改任南营主帅。”
王平章默然不语,任谁看去都觉得他还是想继续推李柄中上位。
莫蒿礼淡然道:“陛下,此事没有干碍。其实从古制来说,刺史本就是一手掌握军政大权,只不过相对于京营和边军来说,各州厢军实力相差较大。如今灵州增添两卫兵马,合计将近四万人,唐攸之有了施展才能的地方。他是国朝第一位担任刺史的武勋,陛下又加封他为一等国侯,如此足以封赏他的功劳。不过,既然唐攸之要留在灵州,那么京军南营主帅是否要变动呢?”
开平帝不苟言笑地望着王平章,问道:“魏国公意下如何?”
王平章神情略显苦涩,似乎他有些心酸于自己做出这么大的让步,皇帝仍然要拿下李柄中,他微微垂首道:“谨遵圣裁。”
开平帝的目光越过王平章,停留在李柄中身上,缓缓道:“李卿家,这些年你披肝沥胆为国操劳,着实辛苦了,暂且卸下肩上的担子休养一段时间。不过你也不能太放松,朕过段时间还要重用你。”
事已至此,连王平章都改变不了皇帝的心意,李柄中还能说什么?
他只能大礼参拜道:“陛下隆恩,臣感佩莫名,定当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
“平身。”开平帝微微点头,又看向王平章问道:“谁能接任京军南营主帅?”
王平章似乎早就猜到皇帝的心意,不慌不忙道:“定军伯罗焕章。”
开平帝微笑道:“准。”
王平章又道:“陛下,如果要让罗焕章接任南营主帅,至少需要加封他为三等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