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境战事结束后,藏锋卫已被公认为世间最强,纵横高阳平原数十载的西吴铁骑连番败于他们手中,闻名于世的安阳龙骑也没有在他们手上讨到任何便宜。
如今这支大胜凯旋的精锐骑兵就在自己眼前,一万余匹神骏躁动地晃着脑袋,气势之雄壮摄人心魄。
三千禁军还能维持镇定的神态,这便是大梁第一军的底气所在。且不说上等军械优先配给和令人艳羡的军饷待遇,光是禁军的兵员素质就远远超过其他大营。从古至今都有穷文富武的说法,普通人很难有机会从小修习武道,而禁军将士基本都是武勋后代和将门子弟。
两军对垒,气氛越来越凝重。
之前从容解决平南卫的南营两卫难止骚动,原因倒也很简单,他们不同于绝大多数人只听说过藏锋卫的威名。在几个月前的西境边关,两卫将士亲眼目睹藏锋卫如何击溃西吴骑兵,对于这支精锐骑兵的实力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知。
山阳卫指挥使周宗琪脸色有些难看,因为他已经从自己麾下一部分将士的脸上看到畏惧之意。
“不必苛责他们。”
李訾平静开口,周宗琪微微一怔,旋即便听到这位禁军主帅继续说道:“连你我都在藏锋卫出现后神情恍惚,更何况这些将士们。藏锋卫之强无需多言,这是裴越能够屹立朝堂的本钱。虽说他谋逆造反的罪名不可饶恕,但我们要对这支骑兵保有最基本的重视。”
周宗琪脸上的怒气渐渐消退,另一旁的江都卫指挥使段思良神情复杂地感慨道:“侯爷所言极是。末将只是觉得有些可惜,普定侯爷没有将这支骑兵拦在关外。”
三人尽皆默然。
其实京军南营的行动比谷梁的推测还要早,昨日圣驾抵达兴梁府,入夜后山阳卫和江都卫便开始向京都北郊秘密行进,而普定侯陈桓则带着两卫主力赶往古蔺驿关口。在刘贤和裴越进入圜丘坛时,京都外面的这张大网已经铺开。
谷梁的返程信息一直被朝廷掌握,他最快也得在今日上午才能抵达古蔺驿以西,但是陈桓率领的两万余将士早在拂晓前便控制住关隘。
李訾对此一清二楚,因为这本就是他给吴太后拟定的方略。南营不能提前行动,否则必然会被裴越察觉,难免会有前功尽弃之忧。为了尽量降低裴越的警觉,吴太后甚至压根没有提前知会京都守备师。
只是…
李訾抬眼望着对面气势如虹的藏锋卫,语调逐渐高昂:“国朝养兵千日,只为用兵一时。如今晋王胁迫天子,以清君侧之名行谋反之实,我辈理当为大梁效死尽忠。”
这番话传进旁边所有将领的耳中,从周宗琪到段思良,再到每一个披甲执刃的武将,他们脸上的神情肃穆凝重。
李訾继续说道:“本侯知道,尔等担心陛下的安危,本侯亦是如此,但是一味避战只会让晋王愈发得寸进尺。如今唯有击溃藏锋卫,让晋王明白朝廷的决心,陛下方能转危为安。”
没有人注意到他眼底深处那抹冷厉一闪而过。
南营两卫渐渐被鼓动起来,至于三千禁军则早已跃跃欲试。
朝廷大军的动静自然逃不过藏锋卫的监视,韦睿当即命人向后方禀报。
裴越听完之后微微勾起嘴角,对身旁年轻的天子说道:“陛下可知李訾为何敢这么做?”
刘贤摇摇头,语气颇为冷峻:“不知。”
裴越大抵明白他此刻的心情,毕竟按照李訾的说法,天子是被晋王胁迫,而他不仅没有撤走大军顾全天子的安危,反而想要主动发起进攻,这里面有太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他轻轻叹了一声,不疾不徐地说道:“因为李訾知道今日发生的这些事,已经给臣安上造反的罪名。如果臣敢对陛下不利,即便臣今日能击败面前这数万军队,最后也会沦为千夫所指,任何一个忠于大梁的人都会和臣不死不休。”
他这番话极为坦诚而且合情合理,毕竟谋朝篡位是个技术活,当初王平章也不敢公然造反,而是勾连其他人做好准备,借陈皇后之手弑君。史书上更有无数鲜明的例子,公然弑君之人的下场都极为凄惨,哪怕已经大权在握生杀予夺,明面上也要走一套禅让的程序。
刘贤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然而他心里对李訾的厌憎愈发浓郁,忽地转头问道:“你会这样做么?”
裴越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反问道:“臣为何要这样做?”
刘贤盯着他清澈的眼神,缓缓点了点头。
裴越脸上笑意褪去,语调中带上几分冷意:“陛下,臣已经给了李訾一次机会,他仍旧执迷不悟,因此臣不打算继续怀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