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果真如老夫此前所猜测的一般无二,那国士侯自恃名声,抵达宜城后却是畏缩不前,迟迟未曾进军,实乃虚张声势。”长史杨弘起身一甩大袖,点评了起来。
“须知,主公自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短短数月间横扫荆北,所向披靡,破城数以十记,顷刻间卷席千里,其威赫赫,其势烈烈…”
“而国士侯所领兵马不过六万,兵锋不及主公一半,只敢虚张声势不过常理罢了。”
袁术听得心花怒放,下巴也是不自觉地微微抬起,就差当面点评杨弘此言爱听,多说。
在坐的其余人等,眼见杨弘所说甚得袁术心意,也是纷纷起身谈论敌我优劣。
不到片刻功夫,众人七嘴八舌之间快要总结出一个十胜十败之论时,不知何人道了一句。
“主公,我有一计可破李基小儿…”
这一言,瞬间就让眯眼听着的袁术打了个激灵,脱口而出地道了句。
“计必不成,不可用之。”
这话,硬生生将原本陪坐末席的一个文士涌到喉管的话都硬生生憋了回去,转而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主公,我计尚且未说,何知不成?”
袁术挥了挥袖子,示意那文士坐下之余,开口道。
“李子坤,何许人也?必然不会轻易中计,且此人最擅因势利导,将计就计。若是用计,反倒有被李基小儿反击的可能。”
“相反,只要吾不用计,以堂堂正正的兵势压之,纵使其有奇谋万千也是无用。”
作为亲眼目睹了李基如何离间董卓吕布之人,袁术事后细细复盘了一番,发现关键点就在于李基提前料定了吕布为澄清自己会引兵夜袭。
权倾朝野的董贼,就因这小小的一次夜袭被吕布刺死在城楼,称霸一方的西凉军也近乎土崩瓦解。
讨董一战,吕布之勇与李基之智,可算是给袁术留下了极深的阴影。
自此,袁术就暗自发誓绝不与吕布斗将,也绝不与李基斗智,尽可能地将对方拉入到自己所擅长的方向再击败对方就是了。
而袁术自认擅长什么?
那自然是四世三公的出身,以及背后所能调动的钱粮物资。
否则以着袁术的性子,怎么可能在知悉李基在百里开外时明明气急败坏,又捏着鼻子选择退后十里安营。
用计?
用不了一点。
不过对领兵近十二万打六万,袁术有的是信心与底气。
旋即,袁术派人将襄阳附近所探查的舆图送到大帐之中,开口道。
“李基小儿兵力远逊于吾,不敢正面应战也无妨,他们不过来,那吾率军过去又有何妨?”
“只是行军路线还需仔细规划,诸位群策群力商议一番如何行军,避免李基小儿在途中设下埋伏,又或是以水火攻之,又或是陷于不利地形。”
至此,袁术方才道出此番召集众人议事的目的。
只是,众人看着舆图上襄阳往南近百里,近乎都是平原的地形,实在是感觉不到其中有什么设伏的地方。
设伏,那也得有地形条件…
至于水攻、火攻…
不过有着袁术的命令在前,众人也只能是依据着舆图一点点地讨论了起来,尽可能地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在内。
这一幕也让袁术颇为满意。
袁术不指望自己麾下的这些谋士的才智能在李基之上,但是一众文武群策群力之下查漏补缺,只要能让大军避免中计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