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别干傻事啊 刚回来就又要出门,姜宁也没有想到。
扛不住冯雨的请求,纠结半天还是同意了。
但光他同意还不够,冯雨就去问冯雪。
姜宁没去,他又去了办公楼。
把直升机拖了出来,飞去了二场。
先飞了趟瓦沟水库,在出水口旁边的工地上空盘旋了好几圈,愣是没敢降落,工地上到处挖的坑坑洼洼的,非常不利直升机起降,本来想飞走。
可看到工地现场有一辆水车洒水。
还是决定下去看看。
最后飞到一公里外的项目部降落。
项目部是一溜板房,待在项目部的五六个听到动静全都跑了出来,站院子里观望,等直升机降落,看到姜老板推开舱门下来,项目经理才连忙迎了上来。
握了下手。
姜宁直接问道:“施工现场放个水车洒水干嘛?”
项目经理一听,立刻就开始诉苦:“姜总有所不知,附近的村民太难缠,说我们施工产生了大量扬尘,污染了环境,还跑去举报,上面就让我们安排水车在施工时洒水。”
姜宁一听那个草蛋:“这不是扯蛋嘛,施工现场离下湾村一公里呢,又不是开春天天刮大风,夏秋哪有风,扬尘能飞到村子?”
项目经理苦着脸道:“是啊,谁都知道不可能,可那些村民非要说是工地上的土飞到了他们村子,上面又不给咱们做主,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姜宁知道怎么回事。
有个成语叫作雁过拔毛。
还有老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老百姓也不全是老实人,总有一些不那么纯良的,在乡下干工程,遇到村民生事,想要好处的例子不要太多了,工程是包出去的,按说姜宁是不用管这些破事的。
但问题是,这些破事会增加工程成本。
农场工程本来价格就压的低。
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单位要么让他给加钱。
要么就在其他地方节约成本。
怎么节约?
这特喵的还用说嘛!
除了偷工减料,还怎么约节?
姜宁没多停留,问了几句情况就走了。
沿着管沟线一直飞到农场的地盘,除了施工的地方留下出口,其他地方已经全部用铁丝网圈住了,管沟是两头同时开工,对向开掘的,进度非常快。
施工单位的施工速度取决于甲方付款速度。
只要钱给到位,速度绝对会让人吃惊。
管沟已经全部挖开,沿路正在安装大型输水管道。
农场的水库还在挖土方,几十挖掘机在同时作业。
土方量太大了,估计还得挖一阵。
飞到植树区看了看,李老板的人还在种树。
单位的植树区一个人都没有。
但树还没种完,估计下午才来人。
飞去项目部时,路过瞅了几眼生活区,办公楼和五栋职工公寓已经顺利封顶,正在做外墙呢,锅炉房和一栋占地上千平的二层食堂楼外墙已经做完。
要求十一月前具备入驻条件。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也不知道张玉龙舅舅能不能按期完工。
到项目部,一群人围了上来。
在院子里问了几句情况。
姜宁叫上管理层去了会议室,一边听汇报,一边签单子。
需要他签字的,不是和工程有关,就是和钱有关。
姜宁其实不太喜欢揽权,但有些权力却不能下放。
只能操劳一点。
就算闭着眼睛签字,也得亲自把大名签上。
忙了一个小时,眼看已到了中午。
才和管理层去食堂吃饭。
条件比较艰苦,只有两间单独的灶房,还有用餐的食堂。
院子里搭了遮阴网,摆了些桌子。
大伙打了饭菜,挤着桌子吃。
还得轮流上桌。
姜宁和管理层挤了一张桌子,他也不讲究,该享福的享福,该将就也能将就,一手端着碗面,一手拿筷子夹菜,问:“瓦沟水库那边村民找施工单位麻烦你们知道不?”
曹俊清说:“知道,让施工方安排了水车洒水。”
姜宁问道:“农场的工程报价本来就低,施工单位额外增加了成本,必然会从其他地方把这一部分成本省出来,你觉得施工单位会从哪里省出来?”
“这…”
曹俊清顿了下,道:“有我们的人盯着,施工单位必然不敢偷工减料的。”
姜宁就批评他:“你这个思维就有问题,把工程包出去就跟我们没关了?俗话说好事须相让,难事莫相推,我们是甲方没错,但也不能无视施工方遇到的实际困难,难道有我们的人在现场盯着,施工单位就会心甘情愿放下这笔支出,不敢钻窟窿盗洞了?”
曹俊清没说话,一副聆听训示的模样。
姜宁继续:“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为别人想一想,这样合作才能长久,这个事情要是不解决好,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梁国平接了句:“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县里不可能为了这点事搞的群众不满,实在不行让施工单位打一个申请,多给报一点预算。”
姜宁不想骂老同志,但说话却很直白:“为什么要多冤枉钱,该的钱可以,但这种不该的钱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农场建起来必然要招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什么不安排人去跟沿线几个村子谈,组织那几个村子的人去一场参观一下,看看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讲讲工人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敢给农场的工程使绊子,等农场建成招工,那些村子的人一个不要,给一些招工名额,那几个村子肯不肯坐下来谈?”
大伙不说话了。
很显然就没有这么想过。
都是惯性思维。
遇到问题,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问题。
曹俊清第一个表态:“饭后就安排人下去谈。”
姜宁再没苛责,吃过午饭继续忙。
一直忙到下午四点,积压的事情才处理完。
除了签字还是签字。
工作其实没有耽误,该给他打电话请示的早就请示过了。
就是补个手续而已,不可能他人不在工程就停下不干。
回到别墅,冯雨和冯雪不在。
一打电话,去小区给姜妈和陈慧茹送姨妈巾了。
姜妈正准备做晚饭,叫他去吃饭。
姜宁就开车过去了。
姜华和陈慧茹请了一个保姆,是陈慧茹娘家人给介绍的,老实话说,没有几个儿媳妇愿意和婆婆住在一起,陈慧茹虽然大大咧咧,不是个计较的人。
但能和婆婆分开住,当然也乐意。
姜宁让请保姆,她是一万个乐意。
现在家里确实不缺保姆那点工资。
况且姜爸和姜妈还说了,请保姆的钱他们给出。
有了保姆,姜爸和姜妈就正式入住到十六号楼。
想去看孙女了就去看看,不想过去就跟小区的一帮爷爷奶奶们搞搞活动啥的,或者去农场享受下清净,顺便看看小儿媳,总之感觉日子比以前舒坦多了。
姜宁出去了半个月,回来自然要家庭聚餐。
这都成惯例了。
两个孕妇歇着,张玉兰和冯雪在厨房忙活。
姜宁则给父兄说了说买地的情况。
姜有信和姜华就是听听,管不了他的事情,也给不了有用的建议。
姜华还没什么想法。
陈慧茹却是心动了,问姜宁:“我和你哥能在美国也买一块地吗?”
姜宁问她:“嫂子买地准备干什么?”
陈慧茹说:“我就问问,还没想过那些。”
姜宁就道:“美国的地虽然是永久产权,但买下来也是需要经营的,不可能让你放在那里什么都不干,你和我哥要是打算在海外置业,那就从现在开始学英语,至少也得先把口语练好,再考虑这些事情;如果嫂子只是单纯想买一块地,我觉的没什么必要。”
陈慧茹哦了声:“那就算了。”
姜宁觉得她只是嘴上说算了,应该还有其他的想法。
有钱人都跑海外买农场,这是主流和时尚。
或许他哥和嫂子暂时拿不定主意。
但以后多半还是会旧事重提。
姜宁也没放在心上,如果兄嫂真想在外面置业,该帮的他肯定要帮,就一个亲哥,怎么可能不帮,但前提是两人要做好准备,至少出了国门得能与人顺畅交流才行。
姜妈做了野蘑菇揪片子,有一阵子没吃这饭了。
姜宁胃口大开,吃了两大碗。
用装汤的那种汤碗吃的。
一碗能顶正常饭碗两碗。
结果姜妈没饭吃了,随便煮了点面条。
吃过晚饭,下楼去遛湾。
到了楼下,冯雨才笑话姜宁:“你也太能吃了,都不知道看着点锅里有没有饭了,妈都没饭吃了,幸好没外人,不然不笑话你才怪呢!”
姜宁不在意道:“天天在外面应付还不够累的,家人吃个饭还还管那些,要是跟家人吃饭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也太累了,还不如去酒店吃饭呢!”冯雨拿他没有办法。
姜宁问道:“你和姐说了没,要不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