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堂笑了笑,点头应下。
失礼只是借口,这些天才都是骄傲的。
华夏,燕北大学。
此时的乔喻的确是在做大洋彼岸的教授们所关心的工作。
验证的工作他可以不去管。但有些工作他需要做在前面。
乔喻此时正在做的工作,就是将一系列他打算用模态空间框架解决的问题,从经典表述转化为模态空间下的表述。
比如孪生素数猜想的经典表述是存在无穷多对素数(p,p2),其中素数p和p2都是素数。
那么在多模态空间下的表述就要转化为三个问题。
1、在模态空间m中,存在无穷多对模态点(r_p,r_p2),使得模态距离d_m(r_p,r_p2),满足固定约束。
2、模态密度函数p_m(r)在满足孪生素数条件的模态空间区域内累积为无穷。
3、孪生素数对的分布形成模态路径Γ上的等间距点,并在模态空间中表现出周期性和对称性。
简单来说就将一个经典的数论问题,分解成了三个几何问题。
如果他能把这三个几何问题都在模态空间下证明了,就代表著他完成了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当然前提是他的广义模态数论公理体系能够得到数学界的广泛认可,且能证明这套公理体系的确能够在几何跟数论之间相互转换,以及始终保持可验证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验证工作有人做,这些转化工作只有他亲自操刀了。
毕竟将问题进行转化,要求对这套公理体系了解的极为清晰,以及有著极高的数学洞察力。
同理,想要解决黎曼猜想也是一样的步骤。先把经典化的表述转化成这套框架下的几何表述,并对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逐个证明。
这一步其实进行的很顺利。
甚至黎曼猜想的转化比孪生素数猜想要更为简单。
而且在经典解读中,所有零点分布在一条线上。而在模态空间的分布则是在一个超平面上。
当然转化完成不代表著马上就能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步还有许多东西要定义。
比如模态密度、卷积等等几何工具。总之把问题几何化、模态化之后,乔喻也就知道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工具,再到框架下去一一做证明跟转化。
乔喻也并不像对面那些教授想的那样,甚至跟田导、袁老想的都不一样,他压根就没打算先把整个理论框架搭建完整。
他的打算是按需搭建。
证明上界猜想需要哪些工具,先把所需的工具以定理的形式推导出来,然后把问题证明了。
然后再看孪生素数猜想需要哪些新工具,再进行下阶段的推导,然后开始证明…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就是能发最多的文章,而且别人甚至不能说他在水论文。
不管是增加新工具还是解决新问题,都是数学界最喜欢的内容。即便是朗兰兹纲领同样是许多子猜想组合而成。
这其实也是乔喻对于评基金没什么兴趣的原因。毕竟就算拿到了拨款,钱也不是在他的个人帐户上。
而是会打到研究中心的帐户,然后下面分出一个子帐户,需要用钱的时候,直接划拨。更别提一般拨给纯数学理论的经费也不多。
主要是个名声。但乔喻感觉自己没那么著急求名。更没必要那么著急把框架搭建出来,造福数学界。
毕竟华夏理论数学这块的研究进度还远远比不上西方,他这套新的公理体系完整贡献出来之后,大概率也是人家最先用到一些前沿的命题证明上。
做完了这些基础性工作之后,乔喻伸了个懒腰。打算在微信里问问其他人的工作进度。
昨天专门拉了一个群聊,把乔曦、薛松跟陈卓阳都拉到了一个讨论群里,方便他布置任务。
然后就看到他的工作邮箱里出现了新邮件提示,还是张远堂教授的邮件,便下意识的点开。
哪怕他现在在数学界也算有一些名气了,不过平日里邮件往来其实并不算多。
主要还是华清那边李教授课题组内部的邮件沟通比较多。
至于其他大佬只是偶尔会来一封邮件。探讨一些问题,这既跟大家都很忙有关,其实也跟乔喻还没养成邮件沟通的习惯有关。
「乔喻:
见字晤面。今日有幸受轩之教授之邀,与古斯教授、梅纳德教授一起探讨其最新文章《狄利克雷多项式大值估计新进展》,只觉收获匪浅。
想起在燕北时,你曾言对于素数问题极有兴趣,遂将这篇文章推荐与你。文章已发布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作者詹姆斯·梅纳德、哈维·古斯。
文章讨论之余,便跟三位教授提起了你正尝试构建的广义模态数论公理系统,陶轩之教授听后极有兴趣。
近些年轩之教授亦一直尝试将素数的解析理论与组合数论中的极值原理结合,用于研究素数分布与模形式的特征关系,并在一般数列、函数中寻找类似素数性质。
并获得了诸多成就。如开发了遗传筛法,以分析筛法在复杂集合中的作用,特别是用于构造具有特定性质的素数集合。
更是致力于推动了polymath项目,将素数对间距从7000万缩小到600之内。所以他希望能跟你建立合作,共同探讨素数问题几何化的内容。
若你也有兴趣,可告知方便的时间或交流方式。
盼覆,敬祝顺祺!
张远堂。」
飞快的把这封信扫了一遍之后,乔喻有些下意识的便打开网页,搜索了陶轩之、詹姆斯·梅纳德、哈维·古斯三个名字…
是的,乔喻不但是数学门外汉,更是学术界的门外汉。很多数学大佬他是真不认识。
不过他知道能随随便便邀请到张远堂,还能让张教授专门给他写这封信,肯定也是数学界的大佬。
事实果然如此。
一搜就是两位菲尔兹奖大佬,还有一位虽然没拿过菲尔兹奖,但看起来在数学界地位也不算低。
最重要的是跟上次在世界代数几何大会上认识的菲尔兹奖大佬不同。不管是陶轩之还是詹姆斯·梅纳德都还很年轻。
陶轩之今年才刚过五十岁,至于詹姆斯·梅纳德就更年轻了,还差一年才四十岁。
乔喻能看出陶轩之在数学界很活跃,去年还联合六十多位数学家一起出题,并推出了用于测试人工智慧数学能力的数学基准frontiermath。
简单来说frontiermath就是一个原创题库,基准内包含数百道原创且极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涵盖现代数学的主要分支,如数论、实分析、代数几何和范畴论等。
然后让最先进的ai到题库里去答题…
看到这个乔喻突然发现余伟突然想做ai的确是有眼光的。
彼得·舒尔茨在跟微软搞ai数学科研工作,把数学定理转化成ai能看懂的东西,这位陶轩之教授则搞ai数学测试基准题库。
大概了解这些大佬的生平之后,乔喻随手登陆了arxiv把张教授推荐的《狄利克雷多项式大值估计新进展》这篇文章下载到了电脑上。
菲尔兹奖得主的最新论文,还是有必要看看的。更别提这些菲尔兹奖大佬关注的还是关于素数问题的。
说实话,乔喻也挺怕有人在他之前把孪生素数猜想跟黎曼猜想解决了。
前者还无所谓,后者关乎到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奖金。
起码对于现在的乔喻来说,他对这一百五十万美元还是很有兴趣的。折合成人民币可是有上千万呢,不但是美国人给的,而且还不用缴税。
毕竟一帮搞数学的恨不得打破脑袋都想拿的菲尔兹奖奖金也不过才1.5万加元,折合人民币不到六万块。
不说1100万瑞典克朗奖金的诺贝尔奖跟一百万美元奖金图灵奖了,甚至比不过沃尔夫奖。
人家沃尔夫奖都还有十万美元呢!
这大概是乔喻对菲尔兹奖最不满意的一点了。
不过论文下载完毕之后,乔喻思考了一下,没有看论文,而是直接把张远堂的邮件截了张图,然后点开了微信群,直接发了进去,然后同步了所有人。
「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的同志们,大家抽时间看看这封邮件,菲尔兹奖数学家都想跟我们合作,但是我不打算跟他们合作。
因为我更相信咱们能独立完成这个项目!所以请大家一起加油!只要咱们能把这个成果做出来,就连菲尔兹奖大佬都会羡慕!
各位同志们,收到请回复!」
作为这个课题的发起人,乔喻觉得时不时给大家打打鸡血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督促大家尽快完成各自的任务。
虽然群里一位是曾经给了他诸多建议,甚至可以说是发掘了他的教授,一位是他的师兄,还有一位是他妈。
乔喻一直都深信只要自己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
因为消息是发出去了,还所有人,但半天没人回复。
办公室里薛松正在给自己的博士布置著任务。因为才到燕北大学这边,他今年还没分配到招生名额,不过余江大学的博士生全都跟过来了。
感觉手机振动了两下,薛松随手拿起来看了眼,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么多年的学术生涯薛松既当过项目负责人,也跟著其他人做过课题。
以至于乔喻这种打鸡血的方式让他感觉有些熟悉又很陌生。
一般跟教授们合作,大家不会这样。倒是导师偶尔会像这般鼓励大家。
尤其是那句「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的同志们」,真就让薛松觉得很难评。
不过话又说回来,陶轩之都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倒是的确让薛松感觉很振奋。
只是这让他回复什么?回复个收到只觉得面子都没了,干脆当没看到放下了手机。
重新把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学生身上。
「俊飞,把这个课题用心做。要拿燕北大学的毕业证,要求会更高些,乔喻这个课题是很好的突破口。尽快完成验证工作,提交给我。」
「好的,老板。」
华清,秋斋。
乔曦看了眼乔喻发的消息,想了想然后问了句身边的导师。
「袁老师,陶轩之教授很知名吗?」
「嗯?怎么突然突然提到他了?」
乔曦把微信递给身边的导师。
袁老看了眼,笑了:「哈哈,轩之还是很有眼光的。」
随后看向乔曦解释道:「轩之是新生代的数学领袖之一。不过这些你不用理会,让那小子折腾去,你先打好基础才是正理。」
「好的,老师。」
于是乔曦也随手把手机丢到了一边。
这小子…还来句同志们,大概是又想有人帮他松松皮了。
正在开会陈卓阳感觉到震动后,拿出手机偷偷看了眼,快速浏览了乔喻截图的那封信,心里还是很多感慨的。
看完乔喻发的那些话后,他是真打算回复一个收到的。
毕竟相对于薛松跟乔曦来说,他是真不觉得回复一个收到有什么不对。
不过手还没点到手机键盘上,便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
「陈卓阳,不如就从你先开始说说吧…」
晦气…
(还有更新耶)
<!翻页上ad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