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上下来了一个老头子,赶着牛,挑着一担柴火,慢悠悠地经过了小桥,来到了树荫下。
看到小白她们这些小孩子,老头子停了下来,好奇地打量她们,笑道:“是小花花呀什么时候回来的?”
小白龇牙朝他笑了笑,却没认出来这是谁。
“昨天刚回来的呢。”
“在白家村住多久呀?”
“住半个月噻。”
“半个月啊,好啊,是要常回来看看,城市里不见得比我们乡下好。”
“这里好好玩。”
“这些小孩子是和你一起回来的吗?”
“都是我的好朋友呢。”
与此同时,一旁的墩子妈妈也插话聊了起来。
这老头看起来很健谈,什么都能聊,对她们这群小朋友怀有极强的好奇心。
喜儿见他一直挑着柴火,没有放下,就提醒老爷爷把柴火放下来。
“莫得事,莫得事,不累,聊会儿就要回去啦。”老头子说道。
但是他所谓的聊一会儿却是聊了好一会儿,五分钟过去了,他还没走,肩上的柴火也没有放下。
十分钟过去了,他还挑着柴火在和她们说话。
小白劝他先把肩上的柴火放下,他依旧是“莫得事莫得事”。
这老头子还真挺倔强的。
墩子妈妈请他坐下来吃块西瓜,老头子摆手说不吃不吃,恍然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这才挑着柴火,赶着牛回家去了。
等他走了,小白才好奇地询问墩子这是谁。
聊了半天,她还没认出人家是谁呢。
墩子说这是白风的爷爷。
“小风子的爷爷?噢,我想起来了。”小白恍然。
“老风子?”榴榴搭话,旋即被小米和小白教育,说话太不礼貌了。
墩子妈妈喊墩子爸爸到大树下休息,但是墩子爸爸摆摆手说不累,依旧在太阳底下劳动。
嘟嘟赞叹道:“墩子的爸爸真厉害呀,我要向他学习。”
说着,她撸起袖子,就要继续下田干活,但是被小白和小米拦住了。
“好好休息,现在不要去,晚点再去。”
和嘟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小白同学。
这个小不点吃了一块西瓜,小肚子就鼓鼓的,她躺在树下,已经快要睡着了,看来刚才的搬运西瓜,确实把她给累坏了。
大家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聊天,忽然,远处开来了一辆小货车,慢悠悠地停在了瓜田边。
小货车上下来一个青年,墩子的爸爸递了一块西瓜过去,和对方聊了起来。
小白远远地看着,问了墩子才知道,这辆小货车是来装西瓜的,要拉到镇上去卖。
墩子的爸爸和那个开小货车的青年一边聊天,一边往树下走来。
青年一走近,就热情地朝小白挥招呼。
小白也不认识对方,懵圈地看了看墩子。墩子也不知道,还是墩子的妈妈告诉小白,这是隔壁村的人,在茶厂工作的。
小白这才恍然,难怪认识她呢。
墩子的爸爸把一个喇叭提了过来,说要录音,中午好把西瓜拉到镇上去卖。
他对着喇叭录了好几遍,每一遍的话都不同,每一遍他都不满意。
墩子妈妈就说让小白她们试一试。
墩子爸爸便把喇叭给了小白,榴榴等人立即围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应该说什么。
最终,大家决定录两种不同的叫卖声,一种是榴榴的那首打油诗,《大西瓜》。
另一种则很简单,全程就是“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
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小朋友们嘻嘻哈哈,都争相来录这首《瓜瓜瓜》,最终是由大家一人瓜一句,成功把这首《瓜瓜瓜》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