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无人以动作戏为主,安插十几场打戏势必会为难死武指,但这样做就方便了编剧。
从头打到尾,李秋棠也不要求多高深的思想表达,人物说人话就好,剧本可太好写了。
在导演加入捋清楚目中无人的故事脉络后的一个月里,李秋棠和两个编剧修改了两稿,终于在元旦后一周定稿了目中无人,如果还要修改,也只是部分字词细节的修改,不会大动了。
完稿剧本第二天就送到了王忠磊的办公桌上,王忠磊知道剧本和成片可以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大致扫了一眼,也就过了。
为什么要送王忠磊审?
一是尊重他作为出品人和总制片人的身份,二是他不说过稿,目中无人剧组怎么拿第二笔钱往下干活!
两个编剧都不跟组,人家完活儿了要结清款子的!
剧本一定,选角那边才算可以正式启动,美术、摄影、道具、灯光、录音、配乐等部门就都可以动起来了。
其实一部分工作在剧本创作阶段李秋棠就组织人在慢慢地推进了。
比如,美术工作,李秋棠在剧本基本定稿的时候就找到了杨百归老师,业界资深美术设计,同时也是夜宴的美术指导——这部戏崩坏在剧本,美术和摄影没问题。
为什么不找叶景添?
他太贵了呗!是李秋棠不想找他吗?
相比之下,内地的美术更有性价比。
原目中无人的美术设计,包括服装设计,简直恶臭,倭风成灾,这也就是片子只小火,要是真大火,被有心人揪住美术喷,剧组有八张嘴都解释不清。
摄影师找了一个叫曹顿的青年摄影师,也是图他性价比高,经验不错,圈内小有名气,报价不高。剧本在王忠磊那通过后,曹顿第二天就进组了。
虽有华艺辅助,但作为导演,李秋棠在筹备期依然是最忙的人,没有之一。
但负责筹备的制片人也有话说了:“不是我叫你忙的。”
可能是年轻气盛,也可能是想证明自己,有很多工作明明有专人负责,但李秋棠非要参与!
比如服装,武侠片的服装已经很成熟了,随便一个影视城,都有成千上万套古装给剧组挑选,重新做也有对应的工厂快速出样。
但李秋棠非要亲自把关,琴娘和倪燕共用一个试衣模特,小姑娘一天试几十套衣服,连试三天,他才定一套下来,不是说不够唐风就说不符合人物特性。
服装设计差点跟他拍桌子。
道具那边,他跟道具师傅说他要给成瞎子做什么样的刀:“唐横刀你们有吧,埋鞘没刀格的那种,多准备几把,做旧一点,别整把新刀给我。刀鞘上你装一个这样的小金属纽。”
李秋棠把自己画的草图给道具看,这个小金属纽就是为了火焰刀效果。
“明白,这好做。”道具师傅一看就懂,这活儿简单。
李秋棠这时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前脚和道具商量完,后脚就去和曹顿一起做分镜和故事板,以及商议初步的拍摄方案,曹顿这边工作刚放下,他就去和制片人开会排拍摄周期。
李秋棠一天能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中间不休息的。有一天半夜曹顿都睡下了,被李秋棠一个电话吵醒:“老曹,我跟你说,我想到一个点子,保准牛x…”
话还没说完,李秋棠被曹顿在电话里一顿臭骂,挨完骂,李秋棠说:“好了吗?我跟你说…”继续说他想到的新点子。
一旦进入全功率工作状态,李秋棠就有点不管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