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体拿问坐罪,以谋逆论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体拿问坐罪,以谋逆论(1 / 2)

朱允炆和朱翊钧一样不知兵,大明皇帝曾经询问过戚继光,靖难之战,燕王为何能赢,戚继光被追问了许多次后,告诉了陛下,燕王的确很能打,但主要是朱允炆配合的也好,最终造成了这个结果,事实上藩王造反根本不可能成功。

其实作为大一统帝国的皇帝,朱允炆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输的,即便是燕王已经渡江,兵临城下,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勤王军正在向京师赶来,凭借着朱元璋心血,南京的城墙,朱允炆就是头猪,也输不了。

朱允炆不知兵是其战败的最大原因。

六月初九,在方孝孺的建议下,朱允炆开始了坚壁清野,认为只要把京师周围全部搬空,没有了补给的燕军,自然而然就退了。

这个想法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就是朱翊钧也觉得没什么问题,似乎遇到围城之战,都是如此做,朱棣南下军兵满打满算也就八万人,啃城墙这种事儿,八万人远远不够,而朱允炆手中的守城兵力还有二十万。

若是朱棣、朱高煦真的有必胜的把握,他们就不会同意庆阳公主出城和谈了。

戚继光告诉陛下,事情不是这样的,越是遇到连败,人心惶惶的时候,越不能坚壁清野,因为人心思动,士气不稳定,一旦开始坚壁清野,已经陷入困兽之斗的军兵,越是惶恐不安,在执行坚壁清野的时候,就会动些心思,将这些财物,全部占为己有。

而屠城、屠杀,往往都是从纵兵劫掠的开始的。

军兵们开始在军令之下抢劫,就会陷入一个必然攀比怪圈,最开始的时候,就只是拿刀威胁,慢慢的就是用刀架着脖子逼迫百姓交出财物,手段只会越来越剧烈,绝无可能会收敛,因为你不狠,更狠的人抢的一定比你多。

从拿刀威胁,到烧杀抢掠,只需要十天,哪怕是再精锐的军兵,也会变成抢红眼的暴徒,他们会烧光、杀光一切,甚至是自相残杀,因为抢了几日的暴徒是城里极为富有的人。

无序的杀戮会将组织度破坏的一干二净,军兵将不会听从任何的军令,完全靠着贪欲的本能行事。

方孝孺这些儒生是不知兵的,在他们看来,只需要坚壁清野,就可以退敌,但是守城的军将们是一清二楚的,在暴力失控的时候,这些军将们也会危险,连唐中晚期的节度使都会被杀。

而且最重要的是,士气彻底没了,都去抢劫了,谁还有心思守城?燕军是很能打的,从北到南,多少场大战证明了燕军的强悍,士气彻底崩了,还守个屁的城!

朱元璋也绝对没想到,自己精心打造的应天京师防务,在自己死后仅仅四年,就被破了。

这些个儒生整天喊什么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你别光说,你倒是做啊!

在这种情况下,军将们只能选择开城迎接燕王,这便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案,投降燕王可能还会活下去,任由城中军兵劫掠下去,不用几天功夫,就能抢到大功坊,也就是武勋集中的地方,要么就是没人防守的南京,被燕军攻破。

可能朱允炆点了一把火,把自己给烧死的时候,仍然想不明白,前几日还对燕王喊打喊杀的军将们,为何会临阵倒戈,直接开金川门打开,迎接打了四年的燕王入城。

相反的例子就是于谦于少保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出城迎敌。

大家都是京师保卫战,都是北方来敌。

明堡宗做了瓦剌留学生后,也先在十月份扑倒了京师城下,而于谦的应对方案,不是城墙,而是在城外民舍组织反击,没有纵容溃兵、士气不振的军兵坚壁清野,而是能把攻城的树木全部砍伐,再加上城外民舍作战,釜底抽薪、背水一战。

在皇帝被俘的情况下,大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甚至还把皇帝给要回来了。

在正统十四年之前,历史上只有两次皇帝被俘的大战,一次是西晋的晋怀帝和晋愍帝,一次是北宋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无论哪一个都没有打赢对方守住京师,无论哪一个最后的结果都是半壁江山,无论哪一个都没有将贼酋的脑袋砍下来变成赏钱,但也先的脑袋,最终被阿剌知院给砍了,送到了大明换成了赏钱。

戚继光跟皇帝说,哪怕是建文四年六月初九的时候,朱允炆也不会丢了朱元璋留给他的江山,直到他听从贱儒建议,开始在连战连败、人心思动、士气低迷的时候,下旨坚壁清野,才会输的那么彻底。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自瓜州渡江,庚申至龙潭,帝令清野,民多自焚其屋舍。

也先都把大明皇帝给俘虏了,攥在手里想干什么干什么,甚至让瓦剌留学生弹曲,效仿当年颉利可汗跳舞的典故羞辱,但最终也先还是把皇帝还给了大明。

朱祁镇蠢,可大明他强啊。

真的把瓦剌留学生给杀了,谁知道发疯的大明会干出什么。

海瑞第一次到下蜀镇,是做应天巡抚,那时候他只觉得这里是个普通的驿站,对当年发生的事情不熟悉,但陛下廷议询问戚继光的时候,海瑞才彻底理解了下蜀镇发生过的事儿,决定了帝国的命运。

而今天,海瑞再到下蜀镇的时候,也是颇为感慨,李乐询问做事没有底气,海瑞告诉他,问一问自己,是否对得起百姓,只要对得起你就有底气,没有底气,陛下也会给你最强而有力的支持。

这就是万历朝堂。

“海总宪,为何不对王次辅动手呢?王次辅全身上下全都是缺点,抓着一点,要斗他不是难事。”李乐有些不解,海瑞为何不对王崇古下手,说海瑞畏惧威权,道爷会从棺材里跳出来第一个不同意,他海瑞畏惧威权?骂皇帝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主儿!

“因为王次辅,他能干啊,他贤。”海瑞思考了下,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笑着说道:“就他办的那些差事,给别人干不了,没了王屠夫,陛下不想吃带毛猪,恐怕得自己来。”

除了军事天赋略有些欠缺之外,海瑞对陛下非常满意,满分十分可以给十二分,满意到不能再满意,多出来的两分是同情分,把皇帝干成了磨坊里的驴,除了太祖高皇帝,没别人了。

军事天赋这种稀缺的东西,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不必过分纠结。

“告诉你个别人不知道的事儿,王次辅其实不懂土建。”海瑞分享了一个朝堂明公们才知道的小秘密。

“啊?”李乐目瞪口呆,说别人不懂也就罢了,王崇古居然不懂?

王次辅看不懂土建图纸?长城鼎建、毛呢官场、皇宫中轴线、佛塔、十王城、五龙驰道、皇家理工学院、正衙钟鼓楼等等,王崇古干了这么多年的土建,他不懂土建,怎么能做到的?

工党党魁居然不懂图纸,这真的是天下奇闻。

“是啊,他看不懂的,但他听五经博士、大工匠的话,五经博士们、大工匠们说不能怎么做,王次辅就会照办,以前时候,国帑空虚,内帑跑耗子,皇宫鼎建,陛下巡视,要求王次辅用建筑垃圾回填,反正埋在地下,节省点土石木方的成本,但王次辅就是不肯。”海瑞颇为感慨的说道:“就是不懂,才能干好。”

“所以,把王次辅给斗倒了,谁来干这些事儿?”

“我也活到这般岁数了,也想开了,我自己清廉,但不能要求别人和我一样的清廉,能干就行了,贪,就贪点吧,能把事儿做成就行。”

到现在皇帝都可惜刘汉儒和范应期,刘汉儒能把三都澳私市经营的那么好,显然是个循吏,可惜走了歪路,范应期则是因为牙痛沾了阿片,本来一个很能干的循吏,就这样一辈子只能窝在解刳院里。

海瑞深吸了口气说道:“天下没有那么多的千里马,等待着伯乐,找个能用的人,就已经是千难万难了。”

海瑞已经变了,他坐视朝中有个大贪官被委以重任,但没有弹劾,贪一点,无所谓了,就当是润滑了,人情社会都是如此,海瑞不觉得哪种制度可以避免贪腐这种问题,之所以老上司来求情都不肯放过陈吾尹,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根本逻辑,那就是南衙官僚的普遍默契,造成了南衙的事实性失控。

大明存在密疏制度,这是王崇古专门给皇帝的一个手段,用来行使皇权用的,这制度,就是一部分官员可以直达天听,真假不用去辩,听说都行的把各种消息告诉陛下。

但是南衙官僚普遍默契,构建了一道信息茧房,所有人都一致对皇帝、对皇帝的耳目之臣撒谎。

皇帝被欺骗这是封建帝制的常态,下情上达自古就是天大的难事,但南衙搞成这样万众一心,这南衙还是大明的南衙吗?

这就是海瑞必须死抓着不放的根本原因,他一定要借着这件事,推动南衙的拆分,南衙和北衙的这种离心离德的局面,不能这么继续下去了。

一个大明,两个朝廷,成何体统?

这是海瑞的未竟之事,当年他第一次来应天府就感觉到了这种离心力,随着万历维新的不断深入,这种离心力还在增强。

海瑞就待在下蜀镇哪里都没去,就开始专办陈吾尹的案子,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个贱儒们,怎么把他这把神剑给折了,要是他自己来,估计现在已经死了,可惜,他身边的缇骑们,个个都是墩台远侯、海防巡检出身,搞情报一把好手,什么风吹草动都无法瞒住他们的眼睛。

人人配了铁浑甲的缇骑,将海瑞保护的滴水不漏,别说刺客、杀手,连只蚊子都不见得能飞的进去。

在应天巡抚李乐的配合下,海瑞查案的速度极快,只用了六天的时间,海瑞就查清楚了陈吾尹的犯罪事实,借着煤矿收归官有贪腐钜万反倒是小事,大事是附籍。

就是大明军户、匠户,要想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学堂,因为卫所的儒学堂早在正统年间,就已经革除,所以军户匠户的孩子,上学都得附籍,以徐州为例,就是必须在徐州各县置办产业,才能附籍。

这本身就是一种惯例,置办产业可以附籍,也是卫所儒学堂裁革后的普遍现象。

但陈吾尹居然不准军户附籍,而且这种做法由来已久,自弘治年间就成为了南衙的一种普遍默契,军户们只能逃所,去往湖广、河南等地,到这些地方置产附籍,孩子才能读书。

张居正、沈鲤这种要是出生在南衙,连个学都没得上,得亏他们一个出生在湖广,一个出生在河南,要不然这入学的第一大关就卡住了。

沈鲤也是军户,祖上沈道兴,是张士诚帐下的兵,在潘原明手下当差,这个潘原明是张士诚的老乡,一起贩私盐的贩子,后来投了朱元璋,投降的原因,也记录的很清楚,就是为了民不受锋镝之痛。

最新小说: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遮天之大道韶华 宇智波家的千手余孽 我在英超造豪门 骨王:恭迎王的诞生 墨燃丹青 童话世界的魔法师 重生:从拯救绝望少女开始 天域游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