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县令做了五年县令,原本倒数第三的郦县,现在已经成了南阳郡人口最多良田也最多的大县。去年郦县大丰收,收获的粮食足以供应亲卫营吃一年。也就是说,只一个郦县产的粮食便能养得起一支军队。
这是何等惊人的政绩!
而且,蔡县令官声太好,深得百姓们爱戴,更得郡主器重信任。蔡县令安顿流民开拓荒田的种种办法,早已成了众县令效仿的准则。
便是崔县令,对蔡县令也是心服口服没一点不服。
除了十四县的县令之外,今日有份列席的,还有汤家的家主汤显忠。这位汤五太爷,为推广新粮常年在外奔波,可谓劳苦功高。汤有银在王府户房当差,颇受重用,前途无量。众县令眼明心亮,对汤显忠都很热络客气。
一众女官进来的时候,众人也早已习惯了,纷纷主动招呼寒暄。
众女官里,李颖和崔文秀皆出身名门,孙泽兰是杏林世家出身,便是孔清婉,也是鲁郡孔氏嫡女。她们虽未科举,却才学满腹,不输进士出身的县令们。且各自都在擅长的领域做得有模有样。
也因此,众人对女官们颇为尊重礼遇,绝不是装出来的。
姜韶华和薛老夫人来得最迟,进来的时候,见到的恰好就是这一幕。
薛老夫人惊愕不已,脱口而出道:“南阳郡竟有这么多女子做官?”
姜韶华和身畔的陈瑾瑜交换了一个眼神,不动声色地笑道:“等明年岁末宴的时候,薛六娘也会在其中。”
薛老夫人:“…”
陈瑾瑜早就等着这个时候了,不紧不慢地说道:“南阳郡的女官,都经过吏部,有正式的官身文书。本舍人官职不高,是正七品。孙姑娘也是正七品医官。李山长和崔夫子孔夫子,是正八品。大嫂明年去当差,得从九品做起。领的俸禄,和十四县的县令们一样。”
薛老夫人再次被震住了:“竟还有官身文书?朝廷怎么肯答应?”
姜韶华微微一笑:“我为了此事,屡次上奏折。朝廷一开始确实不同意。不过,这两年南阳郡献了许多军粮,且推广新粮立下大功。本郡主再上奏折,吏部也就点了头。”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姜韶华献军粮献得痛快,不过是为几个女官索要官身文书,俸禄都是南阳王府出的,朝堂重臣们也就默许了。
接下来,众官员各自入席。
姜韶华和陈长史等人坐一席,女官这一席,本来以陈瑾瑜为首。今日,陈瑾瑜特意请薛老夫人坐了上首。
薛老夫人今日受的震撼不小。女官们坐在一处,各自说起自己负责的差事,个个精神奕奕神采飞扬,那种自信昂扬的风采,和一旁的县令属官们并无不同。
女子真能做官?
和男子一样建功立业?
大受震撼的薛老夫人,在宴会散后,又去见薛六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