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晚唐浮生 > 第1277章 降人与召回
背景色:字体:[]

第1277章 降人与召回(1 / 2)

推荐阅读:

“敢问这是在过什么节?”北平府街头,李存进看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奇道。

“今上诞辰,长春节。”押送他的军士一脸不耐地说道。

肃慎坊大街之上,家家户户都在烹鱼,香气四溢。作为圣人指定的武夫必吃的食物,大伙早就嘴馋了,就想赶紧找个食肆,吃上一尾。

“长春节?莫不是如唐玄宗的天长节一般?”李存进问道。

“天长节是什么玩意?”军士愕然。

他只知道僖宗诞辰是应天节,乐安郡王的诞辰叫嘉会节,其他一概不知。

李存进摇了摇头。他已经知道了,长春节就是邵树德的诞辰。前唐之时,一堆这种节日,但真没几个人过,毕竟天子在位短则数月,长的也就数十年,你在的时候大家给个面子,过这个节,你不在了,如果没有强制,谁还过?

这种节日,是没有生命力的。

“你这老头,在嘲笑我无知?”军士大怒,抽出刀鞘便要打。

“我乃圣人义侄,你敢打?”李存进冷笑一声,问道。

不管他了,各人有各人的福分。李嗣源想死,那就死好了。

“听闻李嗣恩任滑州刺史,倒是个好地方。李存孝领耀州刺史、掌清夷军,李嗣本却不知也。”李存进答道。

西北风骤然吹起,夹杂着雨雪,冷入骨髓。

“圣人对待亲人,那真是极好的。”李修一边说,一边给他倒酒。

在一开始,夏人飞龙军、镇兵、州兵、府兵、蕃兵等杂七杂八的兵马数万人,大举来攻的时候,蔚州全线退守,放弃周边堡寨、县城,苦苦坚持。

“进去吧,静待处分即可,勿要潜逃。”军士将其交给州兵,叮嘱了一句,然后便走了。

“托李指挥的福了。”李存进笑道。

李存进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五营新军的右营一万多人已被打散分给代北、岚石战场各部,补充战损。

随后西边传来消息,有蕃兵南下叩雁门关。

“李使君勿忧。圣人遣我来问,府内用度可有短缺。若有,尽管开口,立遣来送来。另,使君家人还在路上,不日即可抵京,一家团聚。”李修说道。

效节军已经没了。军使霍良嗣出任燕山镇军第一镇统制,该镇七千人,暂屯濡州。第二镇约六千人,还在组建之中。

“今上果是信人。”李存进叹道:“我全家得以团聚,此皆圣上之德也。”

“用不着你管。”李存进笑眯眯地说道。

明年继续休养生息,同时重点迁移龙武军军士家人,并开展府兵部曲人口的统计。安东府极为优越的自然禀赋,在和平安定的秩序下,将慢慢崭露峥嵘。

一年的休养生息,同时后方在拼命转运物资、移民,至十月底方休,总体而言,极大夯实了基础。

不,严格来说也不算俘虏。

李存进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叹道:“打打杀杀这么多年,想搏那虚无缥缈的富贵,结果越搏越远。如今也好,解甲归田,安安静静养老,也不错。”

横野军两万众,其中一半是抽调降顺的幽州蕃胡部众,说穿了就是削弱他们的实力罢了,邵圣故伎。无论是对外战争消耗掉,还是不满朝廷叛乱被消耗掉,都无所谓,能消耗就行。

铁林军追击,为李嗣源伏兵击破,败退而回。

见圣人没别的吩咐后,仆固承恩轻手轻脚退下。

归德军整体转为府兵的事情已经办理得差不多了。从前唐乾宁七年初设立安东府开始,不间断迁移军士家人,至今已六千户出头。扣掉战死的,以及没有提前要求迁移家属而来的,差不多已完结了。

“原来如此。”李存进心中一动。叔父给侄儿们安排的去处都不错啊,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

但这都是值得的。安东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来一定会成为朝廷控扼东北的一大抓手。

蔚州在边塞苦寒之地,远离中原腹心,消息传递不便,但战事还是很惨烈的。

截止建极四年十二月初,算上即将设立的营口县,安东府七县之地已有编户之民27700余户、12万8200余口,成果斐然。

李修又给他倒了一碗酒,笑道:“李使君万勿自弃。君可知存孝、嗣本、嗣恩三人官居何职?”

李修一来,军士们也不再有气无力了,当场端来了果脯、酒水,甚至还煮了两条大黄鱼。

午后时分,上任不过数月的北平府州军指挥使李修亲自来看望圣人的大侄子——李修,夏州人,武学生李重之子,重攻庐州朱延寿时冲阵战死,圣人录其子至安邑龙池宫读书习武,后任沂州州军指挥使,这次调来北平府,算是升了半级了。

四年时间内,还迁移了将近六千五百户魏博诸州百姓。今年又加急把清夷军愿意迁移家人的军士家属送了过去,全年的移民工作就此落幕。

夏人围攻甚久,屡战不克,师老兵疲。后李嗣源率大军侧击,大败夏人,蔚州稍稍喘了一口气。

无奈晋王不听,结果今年的大战,恰好印证了李存进的判断。李嗣源已经打得极好了,而李存进自己在一开始也是拼死守御,打得夏人火冒三丈,蔚州依然坚不可摧。

最新小说: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隋朝的棋局 抗日之大国崛起 我不是袁术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大清要完 争雄十六国 大明铁血首辅 崇祯本纪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