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陆地发射场,海上移动发射平台让其他人都感觉有些别扭。
倒是他们对多建几个海上回收平台没有意见,这个投入不大而且周期比较短。
其实谢廖夫本身对这个项目也信心不太足,主要是气象部门给航发委提供的1到22号台风实在让人捉急,不得已提出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初借用木卡拉发射场的想法实际上不太成熟,虽然确实可行,但也只有一个发射工位,条件实在有限,意义不大。
但是影响发射的问题也不能不面对,七八个人讨论来讨论去,终于柯云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今年我们主要发射的是三号火箭和二号甲型cbc火箭,问题是只能用琼州的大型发射场才能发射对不对?”
其余人下意识地点头。
“可是各位,我们为什么要在低维度场发射?”
“当然是为了提高火箭的运力。”
柯云:“可是,h2m和h2最大起飞重量135吨,新远二号甲最大运载能力也是135吨,但我们今年的主力发射任务他们的发射重量是多少?”
谢廖夫愣了一下,反应了过来。
“100吨,最多不超过110吨。”
柯云点点头:“那么三号火箭呢,它的近地轨道运力是270吨,发射三个辐条舱加上支架也才100吨出头,我记得我们上一次发射还是减少了燃料加注发射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拓宽一下内陆发射场,这至少比起海上和海外发射场省钱的多。”
叶长思:“内陆发射场…硒昌,不,九泉,那里很宽阔,运力损失3到5左右,我们可以接受,而且那里有机场,我当年…肯定能起降安1250。
嗯,让我去考察吧,看看现在发展成什么样子了,我对那里还算熟悉。”
谢廖夫也不得不点头,他的思维惯性以及联盟与生俱来对低纬度的渴望让他犯了经验错误,毕竟拜科努尔那46度的“低纬”实在给联盟航天留下了深刻阴影。
林炬以旁观的角度参与了全过程,最后才问道:
“那我们就以要资金为主,技术授权对我们没用,要多少钱合适?”
郭申想了想,给出一个数字:“这么重要的技术价值不可估量,给国家带来的是议价权和孤立的底气,我觉得至少要给我们一百亿元的补偿。”
叶长思:“一百亿?!”
郭申:“给我们的是人民币,随时都可以印,这只是现金流,我认为我们还需要一笔附近基建用的资金,加在一起两百亿都可以。”
已经见过大世面和高层谈天论地的林炬此时竟然也对这个数字没表示太惊讶,随意地点点头:
“这些钱交给我们发展了航天技术,直接就能给十个高技术企业提供订单,而且也不用一次给清,分几年以政策扶持的方式给就好了。”
叶长思:…